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数字化校园与E-Learning-信息时代大学的必然选择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数字化校园与E-Learning-信息时代大学的必然选择
  • 作 者:陈丽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303088881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信息时代大学面临的挑战 2

1.1知识产业需要高素质人才 2

1.2社会网络化推动大学信息化 3

1.3经济全球化呼唤灵活的学习方式 4

1.4大学地位和作用的变化 5

第二章 信息时代大学的变革 6

第一节 现代大学理念 6

1.1大学理念的涵义 6

1.2大学理念的作用 7

1.3现代大学理念 7

1.4大学理念与大学教学 9

第二节 教育目标变革 12

2.1大学教育目标变革的趋势 12

2.2大学教育目标变革趋势与大学教与学变革 15

第三节 课程变革 15

3.1大学课程变革的趋势 15

3.2课程变革的趋势与大学教与学变革 19

第四节 教与学方式变革 19

第三章 数字化校园与E-Learning的关系 24

第一节 什么是数字化校园 24

1.1数字化校园概念的提出 24

1.2数字化校园概念的内涵 25

1.3数字化校园的作用 27

1.4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 28

第二节 什么是E-Learning 29

2.1E-Learning的构成要素 30

2.2大学E-Learning应用的两种形式 32

第三节 数字化校园与E-Learning的本质区别与关系 33

第四章 E-Learning在大学教与学变革中的作用 35

第一节 E-Learning实践中的教学 36

1.1E-Learning教学的特点 36

1.2E-Learning促进下的教学变革 39

第二节 E-Learning的学习 42

2.1E-Learning学习的特点 43

2.2E-Learning学习的本质属性 44

2.3E-Learning的学习方式 45

第三节 E-Learning的评价 47

3.1E-Learning评价的特点 47

3.2E-Learning中的评价方法 49

第四节 E-Learning的教学管理 51

第五章 E-Learning的发展历程 54

第一节 E-Learning的起源 54

第二节 大学E-Learning应用的过程 56

2.1初始阶段——技术辅助传统教学模式 56

2.2转变阶段——技术支持混合教学模式 58

2.3发展阶段——技术支持课程全面改革 63

2.4创新阶段——技术支持校内外一体化教育 65

第六章 普林斯顿大学的E-Learning 67

第一节 普林斯顿大学简介 67

第二节 普林斯顿大学E-Learning平台应用的三个阶段 67

第三节 普林斯顿大学E-Learning的经验 69

第七章 数字化校园的规划 73

第一节 制定数字化校园系统规划的必要性 73

第二节 制定数字化校园系统规划的原则 76

2.1制定系统规划方案的基本原则 76

2.2制定系统规划的基本要素 78

第三节 数字化校园系统规划的设计 83

3.1前期分析阶段 84

3.2方案设计阶段 84

3.3评估完善阶段 94

第四节 案例 95

4.1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和实施情况 95

4.2中山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 97

第八章 数字化校园建设 100

第一节 我国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 100

1.1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 100

1.2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任务 102

第二节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104

2.1数字化校园网络基础环境建设原则 104

2.2数字化校园的网络结构 106

第三节 应用信息系统建设 108

3.1网络教学平台 108

3.2科研管理平台 109

3.3管理信息系统 110

3.4校园服务系统 111

第四节 校园信息门户的建设 111

4.1校园信息门户的概念 112

4.2校园信息门户的特征 113

4.3校园信息门户的系统架构 114

第九章 数字化校园的资源建设 117

第一节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特征 117

第二节 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 119

2.1多媒体课件与网络课程建设 120

2.2教育资源管理系统 122

第三节 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中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125

第十章 E-Learning中常用的教学模式 127

第一节 情境教学模式 127

1.1背景与理论基础 127

1.2主要论点 128

1.3教学设计和主要应用案例 129

第二节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133

2.1产生与发展 133

2.2操作方法 134

2.3主要特点 135

2.4教学设计 136

第三节 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 137

3.1概念 137

3.2主要特点 138

3.3教学设计 139

第四节 基于资源的教学模式 140

4.1背景和理念 140

4.2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与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 141

4.3设计开发步骤 141

第五节 随机进入教学模式 144

5.1基本概念与产生的背景和理念 144

5.2理论基础 144

5.3教学环节 145

第六节 支架式教学模式 146

6.1理论基础 146

6.2基本概念 147

第七节 协作学习模式 148

7.1协作学习的形成 148

7.2基本要素和组织原则 148

7.3计算机与网络支持下的协作学习模式 150

第十一章 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评价 154

第一节 评价流程和方法 154

第二节 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评价标准 156

第十二章 数字资源的评价 157

第一节 CAI多媒体课件评价 158

1.1CAI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158

1.2CAI评价的标准 159

第二节 网络课程评价 162

2.1高等院校网络课程评价的必要性 163

2.2国外网络课程评价的相关标准 163

2.3国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分析 165

2.4国内网络课程评价的相关标准 166

2.5国内网络课程评价标准分析 168

第十三章 E-Learning中的教学评价 170

第一节 大学教学评价概述 170

1.1质量——当代大学教学评价理念的核心 170

1.2我国大学教学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72

第二节 E-Learning对大学课程评价的影响 173

第三节 E-Learning中的电子档案袋评价 175

3.1电子档案袋概述 176

3.2电子档案袋的评价功能 177

3.3电子档案袋评价的案例 178

第十四章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培训 181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 181

第二节 教师培训的理论框架和实践体系 184

2.1高校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 185

2.2教师培训新体系的构建 187

2.3教师培训的有效方法 188

2.4信息技术对教师培训的影响 190

第十五章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支持体系的构建 192

第一节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阶段 193

第二节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支持体系 196

2.1培训支持 196

2.2资源支持 197

2.3政策支持 198

2.4校本培训支持 198

第十六章 未来大学:无界的文明载体 203

第一节 未来大学与学习型社会 203

1.1未来大学 203

1.2学习型社会 204

第二节 未来大学的课程 208

2.1大学课程的变化 208

2.2未来的大学课程 210

第三节 未来大学的E-Learning 213

3.1E-Learning的综合性发展 214

3.2混合式教学与学习 216

3.3虚拟学习社区 218

3.4移动学习 223

3.5未来的远程高等教育 226

参考文献 229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