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区域创新之路  江宁模式解读
  • 作 者:蒋好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新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1171440
  • 标注页数:399 页
  • PDF页数:41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15 ≥39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过渡经济中的政府行为 1

一、过渡经济的规定性 3

二、过渡经济时代的开发模式 8

三、作为开发对象的资源 15

第一篇 聚焦江宁 一个地区后来居上的发展奇迹 27

第一章 江宁现象 29

一、江宁速度 30

二、全面协调发展 32

三、快速迈向城市化 37

四、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39

五、“江宁现象”的意义 41

第二篇 纪录江宁 政府主导的区域开发史(1992~2003) 43

第二章 政府主导型开发模式的确立 1992 45

一、1992年的中国经济版图 46

二、开发区诞生之前的江宁资源系统 52

三、搭上“末班车” 57

四、作为开发主体的政府 62

五、江宁人的第一个梦想 64

六、放弃常规道路 65

七、江宁精神与政府文化的起源 68

第三章 第一次跨越 1993~1996 74

一、银根紧缩的年代 75

二、梦的变奏 78

三、“拔苗助长”模式 80

四、“三龄童”早进青春期 85

五、开发区研讨会 87

六、朦胧的城市化意识 93

七、区域资源系统二元结构矛盾的形成 94

八、1996年的江宁 96

第四章 艰难的转型 1997~2000 103

一、内外交困的岁月 106

二、“困兽之梦” 109

三、政府不堪承受之重 114

四、出路在市场 116

五、城市化第一浪 122

六、第一次产业规划 131

七、开发区的转型 139

八、勇闯改制难关 148

九、探索“三农”问题 163

十、环境战略:从末端防治到全面整治 176

十一、化解社会矛盾 185

十二、优秀主流政府文化的形成 190

十三、资源系统二元结构的演变 192

十四、二次跨越的理论准备 194

十五、2000年的江宁 197

第五章 第二次跨越 2001~2003 202

一、第三次投资高峰期 203

二、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提出 210

三、载体建设:跨越发展的支点 227

四、规划就是生产力 234

五、在快速“造城”中保持健康发展 242

六、大开放格局的形成 271

七、“园区带镇”战略与园区经济的裂变 281

八、全方位反哺农业 287

九、新产业体系的初步形成 301

十、按照市场化要求重塑政府行为 302

十一、打造亲民政府 321

十二、二次跨越的成就:社会形态的质变 333

第三篇 江宁模式 从农业大县到高科技花园城市的跨越之路 337

第六章 创新的逻辑 339

一、三大浪潮中的博弈 339

二、江宁模式的十大创新 343

三、独特的城市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352

四、江宁开发的决策者 354

五、江宁的未来 360

第四篇 透过江宁看中国 中国的跨越发展之路 383

第七章 开发的革命 385

一、过渡经济的终结 386

二、摒弃传统开发模式 389

三、开发模式的转型 390

四、中国的跨越发展之路 394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