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国法制史纲pdf电子书下载 > 政治法律
中国法制史纲
  • 作 者:张铭新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307012383
  • 标注页数:308 页
  • PDF页数:31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5 ≥30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一、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 1

二、研究中国法制史的意义 3

三、研究中国法制史的方法 6

第一章 奴隶制法律制度 11

一、概说 11

(一)奴隶制法制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11

(二)奴隶制宗法制度与奴隶制法制 21

二、立法概况 24

(一)奴隶制立法指导思想 24

(二)奴隶制法律渊源 26

三、基本特征 32

(一)奴隶制法制的本质特征 32

(二)奴隶制法制的形式特征 36

第二章 早期封建法律制度 38

一、概说 38

(一)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和封建法制的确立 38

(二)早期封建法制的历史地位 41

二、立法概况 43

(一)新兴地主阶级的立法指导思想 43

(二)战国时期的立法活动和集诸国刑典之大成的《法经》 48

(三)早期封建法律的代表——秦律 51

三、基本特征 63

(一)早期封建法制的本质特征 63

(二)早期封建法制的形式特征 69

第三章 演进期封建法律制度 72

一、概说 72

(一)中国封建法制史中的演进时期 72

(二)演进期封建法制的阶段划分 74

二、立法概况 77

(一)立法指导思想的变化 77

(二)主要法典的编纂 83

(三)其他法律渊源 91

(四)关于“春秋断狱” 97

三、基本特征 99

(一)演进期封建法制的本质特征 99

(二)演进期封建法制的形式特征 108

第四章 中期封建法律制度 112

一、概说 112

(一)封建法制步入高峰的历史必然性 112

(二)隋唐五代封建法制的兴衰 116

二、立法概况 119

(一)隋唐立法指导思想 119

(二)隋唐五代的主要立法活动 122

(三)《唐律疏议》 129

(四)《唐六典》 137

三、基本特征 139

(一)完备时期封建法制的本质特征 139

(二)完备时期封建法制的形式特征 147

第五章 后期封建法律制度 153

一、概说 153

(一)由两宋到明清封建政权的更替 153

(二)两宋以后封建法制的发展趋势 156

二、立法概况 159

(一)由两宋到明清的立法指导思想 159

(二)两宋的立法活动 161

(三)元朝的立法活动 165

(四)明朝的立法活动 168

(五)清朝的封建立法活动 172

三、基本特征 176

(一)后期封建法制的本质特征 176

(二)后期封建法制的形式特征 199

第六章 清末中国法制的嬗变 205

一、概说 205

(一)中国近代社会与近代法制 205

(二)清末法制嬗变的历史原因 207

(三)清末修律与“预备立宪” 210

二、立法概况 213

(一)清末修订法律的指导思想 213

(二)清末修订法律的组织与程序 214

(三)主要立法活动 216

三、基本特征 227

(一)清末法律的本质特征 227

(二)清末法律的形式特征 234

第七章 中华民国的法律制度 237

一、概说 237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及南京临时政府法制的历史地位 237

(二)倒行逆施的北洋政府及其法制 239

(三)国民党一党专制下的南京国民政府法制 240

二、立法概况 242

(一)制宪活动 242

(二)其他立法 253

三、基本特征 262

(一)中华民国法制的本质特征 262

(二)中华民国法制的形式特征 273

附表 276

后记 307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