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在历史与艺术之间  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文化诗学研究影视学术前沿
  • 作 者:王昕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11271676
  • 标注页数:289 页
  • PDF页数:30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1 ≥28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第一章 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类型与美学精神 12

第一节 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类型 12

第二节 文本策略——再现、表现与戏仿 19

第三节 美学精神——真实与游戏 24

第二章 电视历史剧的本体特征 31

第一节 历史叙述与艺术叙述 31

第二节 “虚实之间”的历史剧 35

第三节 电视历史剧的本体特征 41

第三章 电视历史剧的艺术真实性系统 46

第一节 历史研究中的“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 46

第二节 审美变形——从历史真实性到艺术真实性 53

第三节 电视历史剧的艺术真实性系统 61

第四章 电视历史剧的再现美学 65

第一节 再现文本与表现文本 65

第二节 真实追寻——“现实主义的真实性” 69

第三节 典型塑造——“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75

第四节 再现文本的“史诗性”审美特征 87

第五章 电视历史剧的表现美学 97

第一节 “失事求似”与主观真实性 97

第二节 “超常奇异”的表现形象与审美主体性 107

第三节 表现文本的“抒情诗”审美特征 116

第四节 电视历史剧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审美取向 125

第六章 大众文化的民间文化底色 131

第一节 文化场域与体裁流变 131

第二节 大众文化的民间文化底色 145

第七章 电视戏说剧的民间故事特性 155

第一节 “不是历史”与“民间故事” 155

第二节 母题与类型:戏说剧的“民间故事”基因 157

第八章 电视戏说剧艺术形象的“怪诞性” 167

第一节 怪诞性之“双体性” 169

第二节 怪诞性之“降格原则与物质—肉体下部” 184

第三节 怪诞性之“言语狎昵性” 190

第四节 电视戏说剧的怪诞现实主义审美本质 196

第九章 电视戏说剧体裁结构的狂欢化 205

第一节 杂体性之一——情节外部的联缀式结构 206

第二节 杂体性之二——内部情节冲突的线性式结构 210

第三节 杂体与双构:民间诙谐文化与戏说剧狂欢化体裁 213

第十章 电视戏说剧的戏仿策略与反讽意向 218

第一节 关于“戏仿”与“反讽” 218

第二节 古今杂糅——戏说剧的戏仿策略 220

第三节 托古说今——戏说剧的反讽意向 224

第四节 超现实主义——戏说剧的审美特征 231

第十一章 艺术创作中美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历史精神的统一 235

第一节 人文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236

第二节 人学考察与历史观照 239

第三节 以人为本——美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历史精神的有机统一 244

结束语 253

附录 257

主要参考文献 281

后记 286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