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郭沫若书信书法辨伪pdf电子书下载 > 其他书籍
郭沫若书信书法辨伪
  • 作 者:王戎笙著
  • 出 版 社: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11025443
  • 标注页数:412 页
  • PDF页数:43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33 ≥41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第一章 郭沫若给陈明远的第一封回信 1

一 郭沫若给陈明远第一封回信的前前后后 2

二 何以证明郭沫若写给陈明远的第一封信是在1956年而不是1953年 6

三 1956年以前的14封信全是伪造的 15

第二章 伪造和篡改从何时开始? 30

一 “君子可欺以其方” 30

二 1963年前的伪造和篡改 33

三 《访谈纪要》和“书面证词” 51

第三章 郭沫若“手谕”的前前后后 61

一 改变了努力方向使郭沫若的态度由热变冷 64

二 一再提出难以满足的要求 70

三 令人生厌的庸俗 75

四 陈明远当时怎样解读“手谕”? 80

五 关于退还“附件”及亲笔信 85

六 1963年以后的17封信全是陈明远伪造的 99

七 此后陈明远来信来稿全由秘书处理 112

第四章 得手后更大胆地伪造和篡改 116

一 在福建旅途 117

二 “我的《百花齐放》是一场大失败” 119

三 早年留学日本的诗 124

四 关于生日礼物 129

五 关于古史分期问题 131

第五章 为《新潮》的署名权对簿公堂 134

一 庭外调解的努力 134

二 胜败的关键是一封信的真伪 137

三 陈明远举出的物证不足采信 141

四 1964年10月信是伪造的 143

五 被称为围棋中的两个“活眼”的证词 151

六 一审判决,不服上诉和撤回上诉 167

七 终审裁定之后的翻案文章 172

第六章 新天方夜谭“忘年交” 176

一 六岁就结识郭沫若的故事 177

二 童年就向郭沫若学诗的故事 182

三 到上海码头迎接郭沫若的故事 188

四 第一次到郭沫若家里的故事 194

五 暑假到郭老家中讨论诗学的故事 199

六 “先进事迹”的故事 206

第七章 从笔墨官司看学术规范 216

一 迟到的笔墨官司 217

二 笔墨官司第一回合 220

三 陈明远的年龄和他的红领巾 229

四 王府花园与郭沫若 235

五 为周尊攘先生鸣不平 243

六 有意避开郭老秘书的谎言 245

七 关于“天下公器” 256

八 炒作“不求人知”和不停地装修自己 258

九 赝品走俏的深层次原因 269

第八章 浅议郭沫若书法作品的真伪 277

一 郭沫若书法艺术 278

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中的“双胞胎”现象 282

三 郭沫若书法作品的市场价格 289

四 从赝品探究作伪手法 291

五 印章在辨伪中的作用 293

六 捡“漏”的诱惑和买假的悲哀 307

第九章 郭沫若书法赝品举例 312

一 高价赝品 313

二 流传海外的赝品 340

三 双胞或多胞怪胎 343

四 低水平“克隆” 356

五 变换作伪手法的赝品 384

六 另类赝品 391

七 存疑待考 399

八 赝品泛滥的原因初探 405

参考书刊 408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