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阎亚军著
- 出 版 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63367245
- 标注页数:120 页
- PDF页数:13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33 ≥12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3
(一)知识 3
(二)学生发展 7
(三)教学 15
三、研究的意义 16
(一)实践意义 16
(二)理论意义 17
四、基本架构 18
(一)核心观点 18
(二)篇章结构 18
第一章 必要的精神元素——知识与学生发展的内在关联 20
一、知识的存在论(生存论)意蕴 20
(一)知识的认识论意义 20
(二)知识的存在论意义 22
二、知识观与学生发展 25
(一)知识价值观与学生发展 25
(二)知识性质观与学生发展 40
(三)知识获得观与学生发展 49
第二章 人之生成——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观 56
一、人与自我: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改造、自主发展的实践活动 56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概念的传统理解 57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 58
(三)教学作为学生自我改造、自主发展的实践活动 60
二、人与世界: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建构与世界的生活关系的活动 64
(一)人与世界的认识关系 64
(二)人与世界的生活关系 65
(三)教学和人与世界的生活关系的建构 67
三、人与知识: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帮助下与知识建立意义关系的活动 69
(一)学生与知识之“占有”关系 70
(二)“意义”之意义 71
(三)学生与知识之“意义”关系 72
(四)教学作为学生与知识建构意义关系的活动 74
第三章 走向成人——实现学生发展的变革之路 78
一、成人之道——师生合作的艺术 78
(一)近现代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自然适应性”原则 78
(二)人的内在自然的内涵及特点 82
(三)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内在自然,与其合作 84
二、成人之材——教材内容选择与设计 87
(一)选择一定的知识内容设计教材 88
(二)依据知识的性质与获得方式设计教材 91
(三)根据知识的存在方式设计教材 94
三、成人之导——学生发展性评价 95
(一)评价目的 95
(二)评价内容 96
(三)评价标准 97
(四)评价主体 98
(五)评价方式 100
四、成人之本——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02
(一)由依赖型学习向自主型学习转变 102
(二)由传承型学习向创造型学习转变 103
(三)由认知型学习向全面型学习转变 104
(四)由知识型学习向意义型学习转变 104
(五)由短期型学习向终身型学习转变 105
结语 教学即唤醒——回归教学的真意 106
一、教学与唤醒、觉醒 106
二、“觉”的迷误 108
三、作为唤醒的教学 109
四、以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陶冶学生,促进学生的自我觉醒 110
参考文献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