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赵德利,寸悟,李晓峰等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224081824
- 标注页数:283 页
- PDF页数:29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1 ≥28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上篇 文学的外部规律研究第一章 文学属性论 3
一、文学的属性 3
(一)文学的审美属性——从中国美学发生看文艺的审美属性 4
(二)文学的文化属性 22
(三)文学的道德属性 32
二、文学的功能 44
(一)艺术目的的双重性与文学的功能 45
(二)文学的美育功能与人的养成 54
(三)文学是一种高级精神消费品 59
(四)文学的精神疗救功能 65
第二章 学科关系论 74
一、文学的多学科综合性特点 74
二、文学与人类学互动和新学科的诞生 79
(一)人类学研究 80
(二)文学人类学的跨学科构想 83
(三)文学艺术中的原始复归主题——文学与人类学的当代关联 87
(四)文学人类学在中国 92
三、文艺与民俗的同构与化合 101
(一)人生过程:文艺与民俗同构的对象化 102
(二)生命永恒:文艺与民俗同构的人生契点 110
(三)多重转换:文艺与民俗同构的叙事机制 117
四、当代女性作家与文学理论 121
下篇 文学的内部规律研究第三章 文学创作论 141
一、文学创作过程 141
(一)艺术观察 141
(二)艺术感受 147
(三)构思心理 153
(四)语言传达 159
二、文学创作的动力系统 165
(一)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165
(二)离情别绪与文学母题 178
(三)艺术情感与月亮意象 188
第四章 文体形态论 199
一、微型小说 199
(一)微型小说的体式特点 199
(二)微型小说的审美建构方式 207
二、散文创作的情感特征 215
(一)散文创作的情感规律 216
(二)散文创作的情感特征 218
三、电影视像的生成与运动 221
第五章 文学范畴论 233
一、“兴”范畴新探 233
(一)“兴”的审美效果 234
(二)如何“兴” 236
(三)“兴”如何可能 238
(四)现代话语中的“兴” 243
二、典型与意境的文化语境 246
(一)典型的审美取向 247
(二)意境的审美取向 252
(三)典型与意境的文化渊源 257
三、“虚—实”范畴的形成及美学阐释 261
(一)“虚—实”范畴的形成 262
(二)“虚—实”范畴的美学价值 265
(三)“虚—实”范畴辩证性 272
四、“气”之审美视域 274
(一)“气”:从哲学到美学的跃迁 275
(二)“气”:中国美学之本源 277
(三)“气”:中国美学之驱力 280
后记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