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
  • 作 者:黄黎星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42626507
  • 标注页数:303 页
  • PDF页数:31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1 ≥30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言 张善文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 传统文艺观论析 2

二 经典与经学的笼罩性影响 7

三《易》学与文艺的会通 10

四 现当代相关研究成果概观 14

五 关于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18

六 对研究方法的认识 23

第二章《周易》的文艺典范意义 27

一 卦爻符号的象征形态与美学意蕴 28

二 卦爻辞的象征性及其文学意义 50

三《易》传的文章修辞之美 68

第三章《易》学与文艺起源论、本质观 80

一 原点:《易》之道 81

二 辨析:“文”之义 86

三 津梁:三才之道 93

四 典范:《易》之创制 99

五 会通:“天文”与“人文” 104

六 回响:“文”“道”关系 111

第四章《易》学与文艺历史观、发展论 118

一 变动不居:《易》学的观念性影响 119

二 生生不已:文艺发展的生命力 124

三 与时偕行:文因时变的认识 130

四 变以求通:变化发展的要义 138

五 变易不易:变化中的辩证法 145

六 革故鼎新:新陈代谢的规律 151

第五章《易》学与文艺创作主体论 158

一“修辞立其诚”的深远影响 159

二对“圣人之情见乎辞”的推阐 166

三以“刚健笃实”为主的主体修养 173

四“《易》之忧患”的启示意义 180

第六章《易》学与文艺表现形式论 189

一 阴阳要素与艺术形式 190

二言、象、意之辨与艺术表现 206

三“乾坤易简”说的影响 221

四《贲》卦与文饰之道 230

五“风行水上”说的启示 236

六 言有物、言有序与义法 245

主要参考书目 253

附录:阴阳之道:智慧深蕴与美学启迪 261

后记 302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