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国气候观测系统pdf电子书下载 > 天文地球
中国气候观测系统
  • 作 者:张人禾,徐祥德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气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02944311
  • 标注页数:291 页
  • PDF页数:29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3 ≥29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背景、依据及国内外现状 1

(一)国际背景 1

(二)国家需求 3

(三)政策依据 6

(四)国内外现状 7

二、系统建设目标 9

(一)科学目标 9

(二)建设目标 10

(三)政策目标 11

三、系统总体设计 12

(一)总体布局 13

(二)关键技术 13

(三)建设重点 14

(四)气候系统关键观测区 15

(五)卫星遥感—地面综合观测系统 25

(六)气候系统观测综合数据共享平台 27

四、气候系统关键观测区 30

(一)青藏高原大气与陆面过程综合观测区 30

(二)天山冰川与水文、生态综合观测区 41

(三)锡林郭勒草原观测区 52

(四)敦煌沙漠陆面过程观测区 59

(五)东北森林与松嫩平原生态综合观测区 68

(六)川滇区域水分循环过程及其高原边缘带生态综合观测区 84

(七)黄淮农田生态综合观测区 98

(八)洞庭、鄱阳两湖平原河湖综合观测区 108

(九)青海瓦里关大气本底与三江源生态观测区 119

(十)首都经济圈环境综合观测区 131

(十一)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环境综合观测区 150

(十二)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环境综合观测区 166

(十三)四川盆地环境综合观测区 178

(十四)环渤海陆—海—气综合观测区 187

(十五)南海海气观测区 195

(十六)海洋综合观测区 213

五、卫星气候观测系统 222

(一)需求分析 222

(二)建设目标 224

(三)建设内容 224

(四)技术途径 228

(五)实施计划 229

六、系统数据处理与产品应用 239

(一)观测系统综合数据产品 239

(二)观测系统综合数据共享平台 241

七、有关部门相关发展规划与观测计划 246

(一)中国综合地球观测系统(科学技术部组织规划) 246

(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 251

(三)国家林业局相关发展规划 253

(四)水利部相关发展规划 256

(五)国家环保总局相关发展规划 257

(六)中国科学院相关发展规划 258

(七)农业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站发展规划 259

八、系统实施步骤 262

(一)阶段目标与进度 262

(二)运行机制 264

参考文献 265

附录 多圈层相互作用陆面过程观测系统项目简介 272

(一)气候基本观测 272

(二)近地层通量观测 272

(三)生态观测 277

(四)冰川冻土积雪观测项目 279

(五)大气成分观测 280

(六)相关观测系统功能设计 284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