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谢昭新著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33643097
- 标注页数:384 页
- PDF页数:39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92 ≥38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论《补天》隐性心理描写的审美价值 2
二、乌鸦枣树黑色人——鲁迅作品中的色彩象征 13
三、论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贡献 24
一、老舍的文化心态与中国知识分子 46
二、论老舍散文艺术风格 60
三、论老舍与康拉德 74
四、老舍与唐代传奇小说 89
五、论吴梅村对老舍文学创作的影响 103
六、从《四世同堂》到《茶馆》——试论老舍小说与戏剧的沟通 114
七、论老舍小说创作方法及艺术形式的创新 130
八、论老舍对小说本体艺术理论的积极探索 149
一、论象征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172
二、论中国作家的“自我批判”意识 204
三、论“五四”初期文化批评派 209
四、论前期创造社文学批评观 223
五、论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小说理论及创作 239
六、论郁达夫的小说理论批评 251
七、论沈从文的文学理论批评 269
八、论林徽因小说“现代性”审美特征 280
九、许地山、艾芜的域外题材小说比较谈片 291
十、新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的历史审视 299
一、皖籍作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326
二、论苏雪林散文的艺术风格 349
三、论蒋光慈小说的艺术个性 359
四、论阿英历史剧的艺术风格 371
后记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