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古汉语语法概要pdf电子书下载 > 语言文字
古汉语语法概要
  • 作 者:程希岚编著
  • 出 版 社:四平师范学院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标注页数:314 页
  • PDF页数:32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8 ≥31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句法概要 1

1判断句 1

(一)判断句句式 1

(二)判断句与判断词 3

(三)判断句与副词 4

(四)谓语复杂的判断句 5

(五)省略主语的判断句 6

练习(一) 7

2被动句 7

(一)为+名(施事)+动式 7

(二)动+于+名(施事)式 8

练习(二) 9

3复谓句 10

(一)连动式 10

(二)兼语式 12

(三)连动兼语混合式 13

(四)复谓结构 14

练习(三) 15

4紧缩句 17

(一)紧缩句的类型 17

(二)紧缩句在多重复句中的地位 20

(三)紧缩结构 21

练习(四) 23

5定语后置 24

(一)定语后置的形式 24

(二)定语后置的辨析 26

练习(五) 29

6宾语前置 30

练习(六) 32

7使动动宾关系 33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33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4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34

(四)使动动宾关系的分析 35

练习(七) 36

8意动动宾关系 37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7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38

(三)动词的意动用法 39

(四)意动动宾关系的分析 39

练习(八) 40

9特殊动宾关系 41

(一)介宾动宾关系 41

(二)双宾动宾关系 43

(三)领属动宾关系 43

(四)宾动动宾关系 44

练习(九) 45

10省略成分 46

(一)主语的省略 46

(二)宾语的省略 50

(三)兼语的省略 51

(四)介宾结构介词的省略 52

(五)谓语的省略 52

练习(十) 53

11意会成分 54

(一)什么是意会成分 54

(二)常见的意会成分 56

(三)意会成分与省略成分的区别 59

练习(十一) 60

第二章 词法概要 62

1名词用作动词 62

(一)名词用作动词的语言环境 62

(二)名词用作动词的译法 64

练习(十二) 65

2名词作状语 66

(一)表示动作的情态 66

(二)表示动作的方式 66

(三)表示动作的工具或材料 67

(四)表示动作的根据 67

(五)表示动作的态度 68

(六)表示动作的处所 68

(七)表示动作的时间 69

练习(十三) 69

3基数、约数、分数 70

(一)基数 70

(二)约数(概数) 71

(三)分数 73

4代词的类别及其作用 75

(一)人称代词 75

(二)指示代词 79

(三)疑问代词 82

练习(十四) 85

5“者”字结构 87

(一)“者”字结构的构成及其特点 87

(二)“者”字结构的作用 88

(三)复杂的“者”字结构 90

(四)“者”字结构的辨析 91

练习(十五) 93

6“所”字结构 94

(一)“所”字结构的构成及其特点 94

(二)“所”字结构的作用 96

(三)“所”字与句式 97

练习(十六) 100

7副词的类别及其意义 101

(一)程度副词 101

(二)范围副词 103

(三)时间副词 105

(四)情态副词 109

(五)语气副词 112

(六)谦敬副词 116

练习(十七) 118

8介宾结构 120

(一)介宾结构的作用 120

(二)介宾结构的成分省略 121

练习(十八) 122

9兼词 123

(一)诸 123

(二)盍(曷) 124

(三)焉 124

(四)尔 125

(五)云 125

(六)旃 126

(七)叵 126

练习(十八) 126

10连词 127

(一)假设连词 127

(二)因果连词 129

(三)转折连词 130

(四)递进连词 131

(五)让步连词 131

(六)选择连词 132

(七)条件连词 132

(八)承接连词 133

(九)并列连词 134

练习(十九) 135

11语气与语气词的运用 137

(一)陈述语气 137

(二)疑问语气 139

(三)反诘语气 139

(四)感叹语气 140

(五)祈使语气 141

(六)语气词的连用 141

练习(二十) 143

第三章 虚词汇释 145

1、之 练习(二一) 145

2、其 练习(二二) 150

3、莫 练习(二三) 156

4、相 练习(二四) 159

5、是 练习(二五) 161

6、然 练习(二六) 165

7、如、若 练习(二七) 170

8、无 练习(二八) 177

9、于 练习(二九) 182

10、为 练习(三十) 187

11、以 练习(三一) 192

12、而 练习(三二) 201

13、及 练习(三三) 207

14,故 练习(三四) 209

15、已 练习(三五) 213

16、乃 练习(三六) 216

17、则 练习(三七) 219

18、诚 练习(三八) 223

19、固 练习(三九) 224

20、惟 练习(四十) 228

21、因 练习(四一) 229

22、焉 练习(四二) 233

第四章 句子结构分析 237

1、句子结构分析的意义 237

2、分析句子的方法 241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的利弊 241

(二)应采取结构层次分析法 242

(三)结构层次分析法示例 243

练习(四三) 250

3、难句解释 251

(一)主语复杂 251

(二)谓语复杂 264

(三)宾语复杂 272

(四)补语复杂 289

(五)定语复杂 291

(六)状语复杂 293

练习(四四) 294

第五章 语法与译法 296

1、还原句子语序 297

2、调整句子形式 299

3、补出省略成分 302

4、添上意会成分 304

5、加上有关的词语 307

6、减去应减的词语 310

7、对换相应的词语 311

练习(四五) 313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