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南京师范学院政教系哲学教研组编辑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73
- ISBN:
- 标注页数:39 页
- PDF页数:4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0 ≥3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 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 3
二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7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7
(二)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8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
三 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认识的辩证过程 12
(一)物质变精神,实践到认识 12
(二)精神变物质,认识到实践 15
(三)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17
(四)机会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19
四 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20
(一)真理是客观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与真理客观性是一致的 21
(二)真理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23
(三)真理是在同谬误作斗争中发展的 25
五 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观世界 26
名词解释 30
唯物论(第1页) 30
规律(第2页) 30
辩证唯物论(第5页) 30
认识论(第5页) 31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第5页) 32
感觉(第6页) 32
印象(第6页) 33
概念(第7页) 33
突变(即飞跃)(第7页) 33
判断(第7页) 34
推理(第7页) 34
“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它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第9—10页) 35
“自在的阶级”与“自为的阶级”(第14页) 36
唯心论(第17页) 37
唯理论(第18页) 37
经验论(第19页) 38
本质和现象(第19页)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