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学习《实践论》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参考资料
  • 作 者:南京师范学院政教系哲学教研组编辑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73
  • ISBN:
  • 标注页数:39 页
  • PDF页数:4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5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0 ≥3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 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 3

二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7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7

(二)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8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

三 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认识的辩证过程 12

(一)物质变精神,实践到认识 12

(二)精神变物质,认识到实践 15

(三)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17

(四)机会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19

四 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20

(一)真理是客观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与真理客观性是一致的 21

(二)真理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23

(三)真理是在同谬误作斗争中发展的 25

五 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观世界 26

名词解释 30

唯物论(第1页) 30

规律(第2页) 30

辩证唯物论(第5页) 30

认识论(第5页) 31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第5页) 32

感觉(第6页) 32

印象(第6页) 33

概念(第7页) 33

突变(即飞跃)(第7页) 33

判断(第7页) 34

推理(第7页) 34

“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它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第9—10页) 35

“自在的阶级”与“自为的阶级”(第14页) 36

唯心论(第17页) 37

唯理论(第18页) 37

经验论(第19页) 38

本质和现象(第19页) 38

购买PDF格式(5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