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广东师范学院生物学系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74
- ISBN:
- 标注页数:166 页
- PDF页数:20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6 ≥16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微生物的形态、功能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1
第一节 细菌是原核的单细胞生物 1
第二节 真菌(具真核)的形态功能的多样性及其在国民经济的作用 8
第三节 病毒——无细胞的生物 17
第四节 蓝藻——具蓝藻素能营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 19
第五节 介乎细菌与真菌的微生物:放线菌的形态生理及其在抗生和对土肥的作用 19
第六节 介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立克次体、枝原体 22
第七节 介乎细菌与原生动物之间的微生物——螺旋体 23
第八节 粘菌(既是动物也是植物的微生物) 24
第二章 微生物的人工培养与微生物的生长 30
第一节 根据微生物的营养,制备培养基 30
第二节 用理化方法与杂菌作斗争——灭菌和消毒 40
第三节 微生物生长的矛盾发展过程及其与生产关系 46
第三章 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和能量转化及其对土肥和饲料的作用 59
第一节 微生物呼吸和发酵的本质及生产实践意义 59
第二节 固氮微生物种类,生理机能及其对土肥的作用 64
第三节 微生物在土壤中进行氨化、硝化和反硝化对作物营养的关系 76
第四节 微生物对不含氮有机物的转化及其对土壤和饲料的作用 83
第五节 微生物对不溶性磷矿物的转化作用 87
第六节 农业技术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对增产的意义 88
第四章 微生物的命名原则和分类依据 94
第一节 以批判继承的态度对待微生物学的国际命名法 95
第二节 “种”的区分是对立统一,“种”的变异由于对立排斥 96
第三节 以全面观点、辩证联系观点(包括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和生活&)进行分类 98
第五章 微生物的选种、育种复壮和保藏 103
第一节 选种——挖掘祖国微生物资源为生产服务 104
第二节 促进遗传与变异的矛盾斗争,培育提高菌种的生产性能 108
第三节 菌种的衰退与复壮 116
第四节 创造条件使菌种性状相对稳定 119
第六章 利用微生物防治农业病虫害 125
第一节 害虫病原细菌——苏云金杆菌类 126
第二节 害虫病原真菌——白僵菌 140
第三节 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的现况与前景 143
第四节 农用抗菌素简介 146
第七章 预防传染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家畜兴旺 151
第一节 传染是病原微生物和机体的斗争过程 151
第二节 免疫——机体与病原物斗争过程中形成的不感染性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