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国家地震局情报资料室编印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
- 标注页数:84 页
- PDF页数:8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85 ≥8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对中国地震预报现状及其发展的一些认识 1
日本第四个五年地震预报研究计划的成果、评价及其展望 5
一、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成果 6
三、对日本地震预报研究的展望 12
苏联地震预报研究纲要 21
前言 21
引言 22
第一篇 地震预报的地质学基础和物理—力学基础 26
第一章 地震活动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 26
一、任务和途径 26
二、地震区划 27
三、地震预报试验场的地质工作 29
四 孕震机制和地震预报 30
五 古地震断层的研究 32
六 地质研究阶段的工作内容 32
第二章 地震预报的物理基础 33
一 地震孕育模式 33
第二篇 地震前兆 42
第三章 前兆的基本类型 42
一 前兆分类 42
二 前兆计算 43
第四章 测震学前兆 45
一、测震学方法的一般特点 45
二 震源区的人工震源透视法 46
三 “地震周期”前兆 47
四 “地震平静”前兆 47
五 “震源深度的变化规律”前兆 48
六 “震源机制的转向”前兆 49
七 波速变化前兆 50
八 “余震爆发”B“弱震群”(Sw)和“西格玛”—总破裂面积∑的急剧增加等前兆 51
第五章 地球物理前兆和地球化学前兆 55
一 形变测量 55
二 水动力学前兆 55
三 水文地球化学预报方法 56
四 电磁前兆 58
五 震源电测深和视电阻率前兆 59
六 大地电场前兆 59
七 震磁前兆 60
八 生物前兆 61
第三篇 地震预报体系 62
第六章 地震预报观测的组织系统 62
一、前兆显示的时空范围 62
二、地震预报体系的结构 63
第七章 地震预报观测资料的处理 65
一 地震预报观测资料的初步处理 65
二 地震预报观测资料的进一步处理 66
三 地震预报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 66
美国地震预报计划的发展与战略思想 68
概要 98
基本观点 68
历史与发展 69
组织 71
美国地震预报研究组织情况 73
科学基础和当前的认识 74
战略思想 77
目的 80
展望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