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辽宁教育学院函授部
- 出 版 社:辽宁教育学院函授部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标注页数:307 页
- PDF页数:31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0 ≥30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讲 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1
一、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 2
二、文学高于社会生活 18
三、文学的社会作用 30
第二讲 文学的阶级性、党性、人民性 41
一、文学属于上层建筑 42
二、文学的阶级性 43
三、文学的党性 55
四、文学的人民性 63
第三讲 文学的形象性、典型性 73
一、文学的形象性 74
二、文学的典型性 91
三、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104
第四讲 文学作品的内客和形式 110
一、文学作品的内容 110
二、文学作品的形式 128
三、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44
第五讲 文学作品的体裁 148
一、诗歌 149
二、小说 159
三、戏剧 165
四、散文 173
第六讲 文学的创作方法和风格流派 184
一、文学史上两种基本创作方法 185
二、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方法 196
三、世界观与创作方法 206
四、文学的风格和流派 213
一、文学鉴赏的特点 224
第七讲 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 224
二、文学鉴赏的意义 233
三、文学评论的性质和任务 240
四、文学批评的标准 248
五、正确地开展文学评论 256
第八讲 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262
一、文学的起源 262
二、文学发展的社会根源 265
三、文学的批判、继承和革新 274
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