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靳蕲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标注页数:229 页
- PDF页数:25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7 ≥22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公文之类别 3
(一)上行文 3
(1)呈 3
(2)报告 3
(2)训令 4
(5)任命状 4
(4)布告 4
(3)指令 4
(三)下行文 4
(1)令 4
(2)公函 4
(1)咨 4
(二)平行文 4
(6)批 5
(3)分呈式 6
(2)间接呈递式 6
(一)上行文 6
(1)直接呈递式 6
第三章 公文之行使 6
(二)平行文 7
(1)直接致送式 7
(2)间接致送式 7
(3)分致式 7
(三)下行文 7
(1)直接命令式 7
(2)间接命令式 7
(3)分令式 7
第四章 公文之结构 9
公文之结构分为三段 9
(一)首段——录由 9
(甲)详录式 9
(乙)略录式 9
(甲)直叙式 10
(乙)引叙式 10
(二)中段——叙案 10
(子)单引式 11
(丑)复引式 11
(寅)摘引式 13
(A)摘文式 13
(B)摘意式 14
(三)末段——结案 16
(甲)期望式 16
(乙)差遣式 16
第五章 公文之用语 17
(一)上行文用语 17
(甲)首段用语 17
(子)略录案由用语 17
(丑)详录案由用语 18
(乙)中段用语 19
(子)直叙用语 19
(1)引叙来文之起语 20
(丑)引叙用语 20
(2)引毕来文之结语 22
(3)引毕来文之承转语 22
(4)引毕来文之到达语 23
(寅)称谓用语 23
(卯)经过用语 24
(1)叙述经过之起语 24
(2)叙述经过之结语 25
(子)除外用语 26
(丑)总括用语 26
(丙)末段用语 26
(3)叙述经过之承转语 26
(寅)请示用语 27
(卯)收束用语 27
(辰)期望用语 28
(巳)感祷用语 29
(午)声明用语 30
(未)文末用语 30
(甲)首段用语 31
(子)略录案由用语 31
(申)附件用语 31
(二)平行文用语 31
(丑)详录案由用语 33
(乙)中段用语 33
(子)直叙用语 33
(丑)引叙用语 33
(1)引叙来文之起语 34
(2)引毕来文之结语 35
(3)引毕来文之承转语 35
(卯)经过用语 36
(1)叙述经过之起语 36
(4)引毕来文之到达语 36
(寅)称谓用语 36
(2)叙述经过之结语 37
(3)叙述经过之承转语 37
(丙)末段用语 37
(子)除外用语 37
(丑)商榷用语 37
(卯)期望用语 38
(寅)收束用语 38
(辰)感祷用语 40
(巳)声明用语 40
(午)文末用语 41
(未)附件用语 41
(三)下行文用语 41
(甲)首段用语 41
(子)略录案由用语 42
(子)直叙用语 47
(乙)中段用语 47
(丑)引叙用语 48
(1)引叙来文之起语 48
(2)引毕来文之结语 50
(3)引毕来文之承转语 50
(4)引毕来文之到达语 51
(寅)称谓用语 52
(卯)经过用语 52
(1)叙述经过之起语 52
(子)除外用语 53
(丙)末段用语 53
(2)叙述经过之结语 53
(3)叙述经过之承转语 53
(丑)总括用语 54
(寅)查询用语 55
(卯)收束用语 56
(辰)差遣用语 57
(巳)准驳用语 62
(1)核定用语 62
(2)驳斥用语 62
(3)准可用语 63
(4)未遽准可用语 64
(5)否准用语 65
(午)警戒用语 66
(未)声明用语 68
(申)文末用语 68
(酉)附件用语 69
第六章 公文之解析 71
(一)公文之简析 71
(二)公文之详析 74
第七章 公文之格式 79
(一)上行文之格式 79
(甲)呈文之格式 79
(子)人民用呈文之格式 79
(丑)机关用呈文之格式 81
(寅)军警机关用报告之格式 86
(卯)快郵代电之格式 86
(子)人民用呈文封套之格式 87
(乙)呈文封套之格式 87
(丑)机关用呈文封套之格式 88
(二)平行文之格式 89
(甲)咨函之格式 89
(子)咨文之格式 89
(丑)公函之格式 93
(乙)咨函封套之格式 97
(子)咨文封套之格式 97
(丑)公函封套之格式 98
(子)公布法规令之格式 99
(三)下行文之格式 99
(甲)令文之格式 99
(丑)公布任免令之格式 100
(1)公布任命令之格式 100
(2)公布免职令之格式 101
(寅)委任令之格式 102
(卯)训令之格式 103
(辰)指令之格式 108
(巳)批示之格式 112
(1)普通布告之格式 113
(午)布告之格式 113
(2)韵文布告之格式 114
(乙)各种令文封套之格式 115
(子)令训令及指令封套之格式 115
(丑)批文封套之格式 116
第八章 公文之书法 117
(一)字体之式样 117
(二)行数之规定 117
(四)款式之排列 118
(三)段落之分配 118
(六)正误之方法 120
(七)标点之用法 120
(五)文句之补抄 120
第九章 公文之办理 128
(一)收文 130
(甲)收件 130
(乙)登记 130
(二)送阅 131
(四)拟稿 132
(甲)查案 132
(三)交办 132
(乙)填送 132
(甲)批示 132
(乙)具签 133
(丙)撰稿 133
(甲)自行 136
(乙)代行 136
(六)判行 136
(七)缮写 136
(甲)送核 136
(丙)会签 136
(乙)覆核 136
(五)核签 136
(甲)发缮 137
(乙)更正 137
(丙)盖戳 137
(八)校对 137
(甲)校勘 137
(乙)盖戳 137
(九)盖印 137
(甲)送印 137
(乙)用印 138
(丙)钤章 139
(丁)盖戳 139
(丙)登记 140
(乙)验封 140
(甲)送发 140
(十)封发 140
(戊)登记 140
(丁)投递 141
(戊)缴核 141
(十一)归档 141
(甲)归卷 141
(乙)存档 144
(丙)保管 144
第十章 公文之体例 145
(一)上行文体例 145
(甲)呈文 145
(1)呈请 145
(2)呈报 146
(3)呈送 147
(4)呈赍 148
(5)呈缴 148
(6)呈解 149
(7)密呈 150
(8)会呈 151
(9)呈覆 152
(10)呈请核示 154
(11)呈请辞职 154
(12)呈请转呈 155
(13)据情转呈 157
(14)呈请鉴核 158
(15)呈请示遵 160
(16)呈请备案 162
(17)呈请施行 163
(乙)报告 164
(丙)电呈 165
(二)平行文体例 166
(甲)咨文 166
(1)咨行 166
(2)咨请 167
(3)咨查 168
(4)咨商 169
(5)咨送 171
(6)咨覆 172
(乙)公函 172
(1)函请 172
(2)函知 174
(3)函送 175
(4)函索 175
(5)函覆 176
(丙)照会 177
(丁)电报 180
(三)下行文体例 180
(甲)公布法规令 180
(乙)公布任免令 181
(1)公布任命令 181
(2)公布免职令 182
(丁)训令 183
(2)颁布免职令 183
(丙)颁布委免令 183
(1)颁布委任令 183
(1)令遵 184
(2)令行 185
(3)令知 185
(4)令饬 186
(5)令催 187
(6)令发 188
(7)令缉 189
(9)通令 190
(8)令查 190
(10)密令 191
(戊)指令 192
(1)照准 192
(2)未遽准 192
(3)否准 193
(己)批示 193
(1)批准 193
(3)批驳 194
(2)批候 194
(4)批斥 195
(5)批查 196
(庚)布告 196
(1)通知 197
(2)保护 197
(3)取缔 198
(4)宣告 199
(5)榜示 200
(6)红示 201
(7)牌示 202
(8)通告 202
(9)公告 203
(10)条示 204
(11)手谕 204
(12)通报 204
(辛)电令 205
附录本书纲要表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