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四重证据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历史地理
四重证据法研究
  • 作 者:杨骊,叶舒宪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309138986
  • 标注页数:303 页
  • PDF页数:31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0 ≥30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上编 理论篇 5

第一章 四重证据法的学术沿革 5

第一节 证据溯源 5

第二节 从二重证据法到三重证据法 11

第三节 四重证据法的早期探索 19

第四节 四重证据法的当代演变 24

第二章 第四重证据的学理研究 37

第一节 考古学证据:物质文化的实证与直观 37

第二节 图像证史的视觉说服力 46

第三章 四重证据法的方法论价值 59

第一节 “从史料出发”到“问答逻辑” 59

第二节 证据间性与立体释古 65

第三节 在科学实证与人文阐释之间 72

第四节 重建大传统 重讲中国故事 84

下编 实践篇 92

第四章 从比较图像学看猫头鹰的文化象征 92

第一节 “图像人类学”或“比较图像学”的方法 92

第二节 视觉符号对猫头鹰的文化建构 94

第三节 语言符号对猫头鹰的文化建构 98

第四节 《鵩鸟赋》的文化误读 99

第五节 猫头鹰的比较神话学解读 101

第六节 从三重证据到四重证据:文化解读的方法论意义 108

第五章 一论证据间性:西汉窦氏墓玉组佩 112

第一节 四重证据法的证据间性 112

第二节 以证据间性考证西汉窦氏墓玉组佩 116

第三节 证据间性的推理范式 127

第六章 再论证据间性:巢湖汉墓玉环与楚族熊图腾 129

第一节 天熊再现的罕见玉器 129

第二节 天熊:汉代神话图像中保留的楚族图腾 137

第三节 从证据间性看天熊:从玉环玉璧到铜牌铜仪仗顶 145

第七章 三论证据间性:汉代的天熊神话再钩沉 152

第一节 镇原县出土的汉代鸮与熊 152

第二节 清水县出土的天熊博山炉 161

第八章 证据链与大传统:《山海经》珥蛇之谜解读 175

第一节 新发现的史前玉蛇耳坠与蛇形玉玦 175

第二节 关于石家河出土玉器的命名 179

第三节 双人首连体蛇身并珥蛇形玉玦 181

第四节 龙蛇神话的史前原型与功能 196

第五节 《山海经》“珥蛇”神话解 198

第六节 青与黄:《山海经》珥蛇与出土玉玦之色 202

第七节 四重证据的证据链与大传统新知识观 203

第九章 “虹”文化意象的文学人类学解读 208

第一节 突破“蝃蝀在东,莫之敢指”的文字遮蔽 208

第二节 甲骨文“?”符号的神话意象再释读 212

第三节 重拾多民族失落的“虹”记忆 216

第四节 “虹”的原型再现—玉璜叙事 219

第十章 四重证据法论中国医学文化与“熊崇拜” 225

第一节 经典文献中的“有熊氏” 225

第二节 楚地材料中的熊与帝王 228

第三节 “熊经鸟伸”与拟熊仪式 230

第四节 出土文物中的“圣熊” 232

第十一章 四重证据法解析东汉政治与星占 237

第一节 从传世文献看“汉重日食” 237

第二节 出土文献中的汉代日占 242

第三节 日食与东汉禳灾之礼 247

第四节 星占与灾祥观念 250

第十二章 四重证据法探源玉文化 257

第一节 三星堆、金沙玉源初探 257

第二节 四重证据法考证雁门玉路 270

第十三章 总结与展望 293

参考文献 293

编写说明 303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