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灸除常见病-穴位贴敷灸疗
  • 作 者:张爱林,张娜编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36489387
  • 标注页数:265 页
  • PDF页数:27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6 ≥26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基础知识篇 2

第一章 现代灸法基础知识 2

第一节 自热灸疗贴优势 2

一、现代灸法历史 2

二、五大核心技术 2

三、三大治病机理 3

四、自热灸疗贴六大优势 3

第二节 自热灸疗贴各类产品详解 4

一、感冒灸 4

二、咳嗽灸 5

三、哮喘灸 5

四、腹泻灸 6

五、镇痛灸 7

六、女神灸 7

七、男神灸 8

八、护眼灸 8

九、艾针灸 9

十、经络灸 10

第三节 自热灸疗贴的注意事项 10

一、自热灸疗贴适应证、禁忌证 10

二、自热灸疗贴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11

三、自热灸疗贴施灸的注意事项 12

第二章 中医基础知识 13

第一节 中医 13

第二节 五脏六腑决定人体的健康 14

第三节精、气、血、津液是人体的精华 15

第四节 经络穴位 17

一、手太阴肺经 18

二、手阳明大肠经 19

三、足阳明胃经 20

四、足太阴脾经 21

五、手少阴心经 21

六、手太阳小肠经 21

七、足太阳膀胱经 22

八、足少阴肾经 23

九、手厥阴心包经 23

十、手少阳三焦经 23

十一、足少阳胆经 24

十二、足厥阴肝经 25

第五节 常用穴位取穴法 25

第六节 望闻问切 31

第七节 辨证论治 31

临床应用篇 36

第一章 内科 36

第一节 感冒 36

第二节 咳嗽 40

第三节 哮喘 43

第四节 胃痛 47

第五节 胃下垂 50

第六节 呕吐 53

第七节 腹痛 57

第八节 泄泻 59

第九节 便秘 62

第十节 水肿 65

第十一节 癃闭 68

第十二节 尿失禁 72

第十三节 单纯性肥胖症 76

第十四节 痹证 80

第十五节 腰痛 84

第十六节 坐骨神经痛 88

第十七节 痿证 90

第十八节 中风后遗症 95

第十九节 面瘫 99

第二十节 头痛 101

第二十一节 眩晕 106

第二十二节 低血压 110

第二十三节 贫血 114

第二十四节 心悸 118

第二十五节 失眠 123

第二章 儿科疾病 127

第一节 厌食 127

第二节 疳证 129

第三节 遗尿 132

第四节 小儿积滞 135

第三章 妇科疾病 138

第一节 月经不调 138

第二节 痛经 143

第三节 闭经 146

第四节 崩漏 150

第五节 带下病 154

第六节 盆腔炎 158

第七节 产后少乳 160

第八节 子宫脱垂 164

第九节 更年期综合征 166

第四章 皮肤科、外科疾病 169

第一节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69

第二节 荨麻疹 173

第三节 黄褐斑 177

第四节 乳腺炎 180

第五节 乳腺增生 184

第六节 痔疮 187

第七节 脱肛 191

第五章 男科疾病 194

第一节 遗精 194

第二节 阳痿 198

第三节 前列腺炎 203

第四节 早泄 206

第五节 男性不育症 210

第六章 骨科疾病 214

第一节 落枕 214

第二节 颈椎病 216

第三节 肩关节周围炎 219

第四节 肘劳 222

第五节 足跟痛 223

第七章 五官科疾病 225

第一节 近视 225

第二节 耳鸣耳聋 228

第三节 牙痛 233

第四节 咽喉肿痛 237

第八章 其他病证 240

第一节 慢性疲劳综合征 240

第二节 戒断综合征 244

一、戒烟综合征 244

二、戒酒综合征 248

三、戒毒综合征 251

第九章 体质保健 255

第一节 平和体质 255

第二节 阳虚体质 256

第三节 阴虚体质 257

第四节 湿热体质 258

第五节 气虚体质 259

第六节 气郁体质 260

第七节 血瘀体质 261

第八节 痰湿体质 263

第九节 特禀体质 264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