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精神医疗社会工作  信念、理论和实践
  • 作 者:叶锦成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2853152
  • 标注页数:344 页
  • PDF页数:36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4 ≥34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精神医疗社会工作的源流、发展和定义 3

一、前言 3

二、精神病 5

三、精神病人士 6

四、社会工作 6

五、精神医疗社会工作 8

第二章 精神医疗社会工作理念的激辩 13

一、前言 13

二、社会工作理念 13

三、精神康复和复原的理念 17

四、精神医疗社会工作的理念 18

第三章 精神医疗社会工作介入手法的反思:多元介入手法与思维 25

一、前言:狭隘的介入手法思维 25

二、Howe的多元社会工作介入模式 26

三、精神医疗社会工作的多元介入 28

四、修补式精神医疗社会工作 30

五、意义寻索式精神医疗社会工作 35

六、意识醒觉式精神医疗社会工作 40

七、改革式精神医疗社会工作 45

八、结语 50

第四章 以尊重案主潜能的能耐为本的精神医疗社会工作 53

一、前言 53

二、以病态取向处理抑郁的案主 55

三、以能耐取向介入抑郁的案主 60

四、结语 65

第五章 以理解和沟通为主的精神医疗社会工作 69

一、前言:工具理性的理解阻碍 69

二、工具理性元素 71

三、假象的理解 72

四、重新建构真诚的理解 77

五、深层理解与沟通的治疗作用 90

六、结语 93

第六章 以精神病人主观经历为本的精神医疗社会工作 97

一、前言 97

二、主观性与相交主观性的论述 98

三、精神病人士的主观经历 110

四、主观经历对介入和干预的影响 119

五、交互主观性对了解精神病的重要性 127

六、结语 137

第七章 以复原为本的精神医疗社会工作 141

一、前言 141

二、复原的过程 142

三、复原概念的十大守则 156

四、结语 163

第八章 精神病人士的权益与倡导 175

一、前言 175

二、精神病康复者应有的权利 177

三、争取及倡导精神病人士和康复者的人权 205

四、结语 209

第九章 院舍化与治疗社区的抗衡 215

一、前言:非院舍化运动与院舍化的特性 215

二、院舍化的非院舍化角力 218

三、治疗社区的特色概念和运用 221

四、治疗社区在中国文化情境中的运用 228

五、结语 229

第十章 精神病康复者的自助小组 235

一、前言 235

二、自助小组背后的理念和概念 236

三、澳洲“成长”自助小组 243

四、结语 249

第十一章 心理治疗基本元素的深层反思 253

一、前言:心理治疗基本元素的重要性 253

二、基本元素的反思 265

三、基本元素的深层反思 276

四、心理治疗的改变 321

五、心理治疗的不同维度 334

六、结语 342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