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韩霁昌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36968523
- 标注页数:164 页
- PDF页数:17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3 ≥16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黄土高原沟道概况 1
第一节 黄土高原沟道特征 1
一、黄土高原沟道分布特征 1
二、黄土高原沟道自然条件 3
三、黄土高原沟道治理影响因素 6
第二节 黄土高原沟道土体结构 9
一、主要土壤类型 9
二、沟道土层厚度 15
三、地质构造 22
第三节 黄土高原沟道水资源 27
一、地表水资源 27
二、地下水资源 28
三、土壤水资源 30
第四节 黄土高原沟道水文地质条件 33
一、含水层特征 33
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34
三、赋水性特征 34
第二章 黄土高原沟道壤中流形成机理 36
第一节 黄土高原沟道土层基础普探 36
一、踏勘点选取 36
二、现场踏勘 37
三、样品检测 40
第二节 基于普探技术的沟道土体重构 41
一、沟道土层普探 41
二、沟道土体重构 44
第三节 黄土高原沟道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46
一、土壤水分的时间变异性 46
二、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 48
三、土壤水分的循环与转化 50
第四节 黄土高原沟道壤中流形成机制 50
一、壤中流基本概念 50
二、壤中流模型 51
三、沟道壤中流形成机理分析 53
四、地下水动态 59
第三章 黄土高原沟道壤中流无动力综合调控与利用 60
第一节 黄土高原沟道壤中流的潜在影响 60
一、沟道壤中流对土体结构的影响 60
二、沟道壤中流对土壤养分迁移的影响 61
三、沟道壤中流对边坡径流的影响 62
第二节 黄土高原沟道水资源调控机理 63
一、沟道水资源传统调控机理 63
二、基于壤中流的无动力调控机理 64
第三节 黄土高原沟道水资源传统调控模式 65
一、地表调蓄 65
二、地下调蓄 66
三、非饱和带调蓄 66
第四节 黄土高原沟道壤中流无动力调节灌溉技术体系 67
一、水库 67
二、排洪沟 68
三、截水沟 71
四、灌排两用渠 72
五、沟道壤中流无动力灌溉综合调控技术 75
第四章 黄土高原沟道农田防护 78
第一节 黄土高原沟道农田工程防护 78
一、蓄水工程 78
二、防涝工程 80
三、盐渍化防治工程 81
第二节 黄土高原沟道边坡工程防护 81
一、沟道治理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82
二、坡体加固工程 98
三、坡面防护工程 101
第三节 黄土高原沟道生态防护 103
一、农田防护林的作用 104
二、农田防护林树种的选择 104
三、农田防护林的栽植 105
第五章 黄土高原沟道水资源评价与开发 108
第一节 黄土高原沟道水资源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 108
一、沟道水资源与土地退化 108
二、沟道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高效利用 109
第二节 黄土高原沟道水资源评价方法 113
一、地表水资源量评价方法 113
二、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 115
第三节 黄土高原沟道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 117
一、水文地质概念及数学模型 118
二、数值模型 118
第四节 黄土高原沟道水资源开发 119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19
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121
第六章 黄土高原沟道壤中流无动力调节灌溉工程示范与推广 124
第一节 工程概况 124
一、项目来源 124
二、项目建设类型 124
三、项目预算及依据 125
四、项目规划及布局 125
第二节 主体工程实施 129
一、模式分析 129
二、主体工程设计与施工 129
第三节 配套工程实施 135
一、道路 135
二、灌排 136
三、防护 140
第四节 工程成果 147
一、工程量汇总 147
二、工程创新 148
三、工程效益 148
第五节 工程效益评价 149
一、效益评价方法 149
二、效益评价的步骤 151
三、南泥湾九龙泉沟治沟造地项目效益评价 156
参考文献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