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性化的写作姿态 萧红论pdf电子书下载 > 文学

- 作 者:李大为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60139289
- 标注页数:273 页
- PDF页数:28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4 ≥27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上篇 人性的高度——萧红思想论 4
人性·人学·文学 4
改造国民性与呼唤人的觉醒 11
从“主流”到“非主流” 29
向文学本质的回归 30
对鲁迅精神的传承 44
萧红的文学史意义 64
中篇 女性化的写作姿态—萧红文体论 73
文体意义及萧红文体研究回望望 73
叙事策略——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感情评价上的心理视角/回溯性叙事的儿童视角 81
抒情性的主导功能——情景、氛围和意味 92
文本结构——“形散而神聚”的散文框架 102
言语运用——“越轨的笔致”与本色的绘写 109
题材取向——黑土地情怀与怀旧倾向 120
风格特征——萧红体的美学意味 129
下篇 望断天边一缕霞——萧红作品论 146
梦回呼兰河:寻找失去的乐园 146
“北大荒”:寻找生命里永远的北方 156
《两个青蛙》的人性的美与诗性的美 164
萧红早期的小说创作 172
萧红散文的艺术特色 183
《商市街》的文体意义 204
萧红哑剧的艺术特色 216
《呼兰河传》的结构模式 225
两个相似的灵魂的碰撞 232
马伯乐的悲喜情境与反讽效果 247
萧红乡土小说的美学风格 257
后记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