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曹胜高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6189801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3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绪论 1
一 问题的提出 1
二 主要研究思路 2
三 基本观点 4
第一章 帝道说与秦汉治道的形成 10
第一节 帝道说的学理建构与实践形态 10
第二节 阴阳刑德与秦汉秩序的形态 28
第三节 帝道与“霸王道”的学理融通 43
第二章 秦制反思与西汉的改制思潮 65
第一节 王制论与周秦儒学的建制意识 65
第二节 “秦弃礼义”与秦礼之形态 77
第三节 “汉承秦制”问题辨析 90
第四节 改制语境与汉赋的劝百讽一 105
第三章 义政论与秦汉政论的理据 125
第一节 义政说的学理建构与学说指向 125
第二节 义兵论与秦汉军争的合法性阐释 143
第三节 西汉道义观的学理形成 159
第四章 国家想象与秦汉文学的批判情绪 176
第一节 君子制义与两汉士人的政治际遇 176
第二节 “公天下”与两汉国家秩序的理解 189
第三节 天下共治与两汉政论的直言 204
第五章 文学之职与制度文学的生成 220
第一节 秦汉“文学”职务的设立 220
第二节 两汉“文学”选用与升迁 233
第三节 郡国文学的运行机制 246
第四节 鸿都门学的历史误读 257
第六章 文学认知与两汉文学的独立 273
第一节 周秦文学认知的演生与形成 273
第二节 讽诵之法与两汉讽谏机制的形成 287
第三节 两汉文学教化功能的形成 300
第四节 文学实践与东汉文学的形态突破 315
第七章 知识视阈与两汉文学格局的拓展 333
第一节 想象世界与中国文学空间的建构 333
第二节 谶纬观念与中国文学的表述模式 347
第三节 审美认知与汉魏诗歌的艺术品位 361
第八章 两汉文体的渗透与融通 374
第一节 骚赋新变与两汉文体的演进 374
第二节 赋法流播与汉魏文人诗的兴起 383
第三节 汉赋对汉代诗学的启发 394
第四节 汉晋诗歌的文人化路径 404
余论 418
参考文献 428
后记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