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莫嘉琳著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302368656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8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引言 1
1.1 引子 1
1.2 研究问题 4
1.3 死隐喻的研究意义 5
1.4 研究语料及方法 7
第二章 死隐喻问题的由来 11
2.1 死隐喻定义综述 12
2.2 语言哲学视角下死隐喻研究的焦点问题 16
2.2.1 死隐喻问题的哲学重要性 16
2.2.2 隐喻与死隐喻的划界 17
2.3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死隐喻研究概览 21
2.3.1 死隐喻分类综述 21
2.3.2 隐喻性 30
2.3.3 相关术语辨析 32
2.4 死隐喻研究中的困难及不足 39
2.4.1 研究困难 39
2.4.2 现有研究的不足 40
第三章 死隐喻定义、基本特征及分类 42
3.1 死隐喻之定义 42
3.2 死隐喻的特征 43
3.2.1 规约性 44
3.2.2 失源性 45
3.2.3 无意识处理 46
3.2.4 字面性 47
3.2.5 语义自足性 48
3.2.6 语境独立性 50
3.3 失源性与死隐喻的分类 51
3.3.1 失源隐喻 52
3.3.2 潜源隐喻 54
第四章 隐喻的“死”“活” 58
4.1 隐喻的生命历程 58
4.2 死隐喻非隐喻 62
4.2.1 质的转换 62
4.2.2 是什么死亡:隐喻性的言语还是语言的隐喻性 65
4.3 隐喻死亡的内在动因:主旨—喻词张力论 66
4.4 死隐喻辨认及理解中的个体差异 70
4.5 死隐喻的语义及语用阐释 75
4.5.1 死隐喻复活的语义实质及条件 76
4.5.2 死隐喻复活的语用阐释 81
4.5.3 死隐喻复活的非对称性 83
4.5.4 死隐喻复活语义及语用阐释的关系 85
4.6 隐喻死亡的两个层面 87
第五章 从临场到惯常——去隐喻化视角下的概念沉积 90
5.1 概念的分类:临场概念与惯常概念 90
5.2 单次隐喻映射与临场概念的萌生 92
5.3 去隐喻化与概念的稳定 94
5.4 概念范畴的体系性 98
第六章 多义词语义扩展说 111
6.1 多义词语义扩展的两个阶段 112
6.2 多义词语义扩展的两类情形 115
6.3 多义现象与死隐喻的解读 116
6.4 死隐喻与比喻义义项的确立 119
6.4.1 比喻义与修辞义 119
6.4.2 比喻义义项的特征 120
6.4.3 比喻义义项设定的争议 123
6.5 多义词来语义扩展及义项设置 127
6.5.1 实义动词来的语义扩展 127
6.5.2 多义词来的语法功能扩展 133
6.6 多义词是语义扩展及义项设置 140
第七章 结语 149
7.1 研究发现 149
7.2 本研究的基本贡献及创新之处 152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 153
7.4 死隐喻研究拓展问题 154
参考文献 156
附录 英汉术语对照表 174
后记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