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地域传承与心灵碰撞 郭沫若苏轼比较论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地域传承与心灵碰撞  郭沫若苏轼比较论
  • 作 者:申东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104043751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导论 1

第一节 地域文化与个性承受 1

第二节 家庭教育与东出夔门 10

第一章 哲学本原论 30

第一节 苏轼“三经传说”及蜀学代表 30

第二节 郭沫若哲学思想纵览 35

第三节 郭、苏哲学思想的渊薮和变异 40

第二章 性情论自然观 59

第一节 苏轼性无善恶论与郭沫若“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60

第二节 苏轼的“全”“顺”自然、“性命自得”与郭沫若的自然即“我”、“我”为人人 71

第三章 “心学”纽带论 84

第一节 王阳明“心学”“血脉则苏” 84

第二节 郭沫若思想解放是经王阳明“心学”学苏结果 100

第四章 人生实践观 113

第一节 三教会通和人格升华——苏轼模范人格的嬗递 113

第二节 从实业救国到个性解放再到共产主义斗士——郭沫若的人生实践和思想三变 125

第五章 文学生成和文学性质 132

第一节 苏轼为文“不能不为之为工”与郭沫若“诗的创造贵在自然流露” 133

第二节 苏轼:诗以“反常合道”为“奇趣”与郭沫若:从文艺是“自我的表现”到“利他的集体思想”演变 138

第六章 审美追求和创作方法 147

第一节 苏轼诗美三境:从“气象峥嵘,采色绚烂”到“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再到奇趣与郭沫若的文风三变:从理想呼唤到理性思考再到通俗发露 147

第二节 苏轼自由无心创作观直启明中叶决裂传统的文艺思想与郭沫若前期昂首放号创作方法经明中叶对苏轼的间接继承 160

第七章 “苏文郭评” 175

第一节 “苏文郭评”面面观 175

第二节 郭沫若“苏轼观”的嬗变 219

小结 237

一、郭、苏文学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及基本思路 237

二、郭、苏思想与文学嬗变联系及其文学史意义 238

附录 241

苏轼、郭沫若年谱合并简编 241

后记 256

主要参考文献 258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