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民间权威与地方政治  一个中原乡村的传统蜕变
  • 作 者:李晓斐著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3041669
  • 标注页数:291 页
  • PDF页数:32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7 ≥29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传统复兴与民间权威 4

一、“传统文化复兴” 5

二、民间权威研究:从官民中介到权威的建构 8

第二节 文化图式 12

一、作为结构的“文化图式” 12

二、从文化图式看传统复兴与权威关系 17

第三节 田野工作 21

第四节 章节安排 25

第二章 路村概况 29

第一节 路村的时空坐落 30

一、“进入”路村 30

二、行政沿革:作为区域性中心的路村 33

三、走出封闭社区的尝试 36

第二节 社会构成与宗族关系 38

一、路村的社会构成 38

二、路村三大姓的强弱变化 41

三、观念上的宗族竞争 44

四、现实中的宗族关系 46

第三节 村寨、村庙与庙会 50

一、村寨的兴修 50

二、关帝庙的信仰 54

三、“麦货会”的传统 58

第三章 “讲理”与“光棍” 63

第一节 路村的光棍们 66

一、旧社会的路村光棍 66

二、集体时期的路村干部沿革 72

三、黄胜利、路进学和冉文英的个人生活史 76

第二节 “讲理”:衡量“光棍”的标准 80

一、旧社会光棍的特征 80

二、集体时期光棍的特征 82

第三节 路村的文化图式 94

一、“讲理” 95

二、“光棍” 101

三、路村文化图式的内容 105

第四节 “讲理”与“光棍”的再生产 107

一、村寨边界与村庙名称变化的背后 107

二、宗族强弱变化与光棍 110

三、集市的兴起与光棍观念的强化 112

四、对“国家”的道德评判与“讲理”观念 116

五、村民对“不讲理”的应对:“因果报应”与“命” 123

第四章 文化图式的变迁 131

第一节 集市下的路村村民 133

一、发家致富的经济追求 133

二、产权意识的增强 136

三、能动性与自主意识的提高 137

第二节 大队干部的集体堕落 140

一、集体利益的逐渐丢弃 141

二、公平公正原则的违背 144

第三节 不容忽视的小队干部 146

一、集体时期的小队干部 146

二、后集体时期的小队干部 152

第四节 “讲理”与“光棍”的当下呈现 155

一、“讲理”观念及其新变化 156

二、光棍及其内涵的变迁 168

第五章 “重建村庙”的政治学 175

第一节 作为光棍平台的“麦货会” 177

一、旧社会的“麦货会” 178

二、集体时期的“麦货会” 180

三、磨子与后集体时期的“麦货会” 183

四、“流产”了的2010年“麦货会” 186

第二节 村庙信仰与重建过程 189

一、作为光棍平台的村庙 189

二、“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当今村庙信仰与变化 191

三、重建村庙的具体过程 196

第三节 修庙过程中的权力关系 209

一、修庙老头的个人生活史 209

二、捐款与立碑的政治学 220

三、不同群体之间的权力关系 221

第四节 介入修庙过程的县城干部 234

一、三下请帖的故事 235

二、县城干部回乡 238

三、干部介入之再思考 241

结论 文化、权力与克里斯玛 247

一、文化、权力与历史 248

二、“光棍”、精英与小人物的克里斯玛 254

参考文献 264

索引 282

图表索引 287

后记 288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