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国家建构与文化认同  以北魏的兴废进行的考查
  • 作 者:张宏斌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10159270
  • 标注页数:259 页
  • PDF页数:27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3 ≥25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历史的趋势——魏收笔下北魏“汉化”的考查 12

一、“交好南夏,立司改创”——拓跋氏前期的汉化 13

二、“行夏之正,草创制度”——拓跋魏的初建 18

三、“厘革制度,变更风俗”——从拓跋氏到元魏 28

第二章 崔浩之死——“汉化”背景下政治权力与文化信仰的两途 35

一、“浩之所坐,更有余衅”——崔浩被诛原因探讨 35

二、“齐整人伦,分明姓族”——文化理想的践履与族群关系的厘定 42

三、“定制度,为万世之法”——政治理想的追寻 55

第三章 从平城到洛阳——政权合法性与文化主体性的认同 58

一、“去夷即华,易姓建都”——从平城到洛阳 59

二、“垂拱责成,振网举纲”——都城迁移的个中因素 63

三、“经营宇宙,一同区域”——孝文帝之“洪业” 78

第四章 王肃北逃——制度完善与斯文在兹 83

一、“期间朴略,未能淳也”——拓跋魏先期的制度厘革 84

二、“朝仪国典,咸自肃出”——典章的规范和完善 90

三、“衣冠士族,并在中原”——道统的文化象征 96

四、“斯文在兹”——王肃北奔的意义 104

第五章 北魏四姓与“勋臣八姓”——身份界定背后的利益角逐 107

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阀阅制度的源流 108

二、“详定北人姓”——士族身份的重新划定 114

三、“勋贵八姓,一同四姓”——文化身份与政治利益 120

第六章 六镇之叛——制度的失衡与认同的失败 127

一、“高阙戍主,率下失和”——六镇叛乱烽火 127

二、“盛简亲贤,拥麾作镇”——爪牙之设的由来 131

三、“将士之情,莫不解体”——制度易失衡 137

四、“雅爱本风,不达新式”——文化难认同 143

第七章 “华壤边民,虏汉相杂”——华夏族群的共生与融合 152

一、“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彼此的对立与冲突 158

二、“天下汹汹,惟强是视”——南北鼎峙 173

三、“革夷从夏,南北混淆”——融合与同化 182

第八章 政贵有恒,礼乐是务——区域一统,制度底定 196

一、“创制立法,邈无所闻”——南朝制度的因循 196

二、“因时定宪,乃在北朝”——革新与定制 205

三、“受命维新,八州同贯”——治道文教阜盛 215

附录 立法以垂教——儒教重建之文化向路的思考 229

参考文献 247

索引 253

后记 258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