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港口城市发展的动态研究
  • 作 者:宋炳良著
  • 出 版 社: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63216472
  • 标注页数:242 页
  • PDF页数:25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5 ≥24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上篇 1

第一章 区域经济、产业区位及港口的分布 1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空间差论 2

第二节 产业区位理论与运输成本 13

第三节 海港区位与世界性大港的形成和分布 21

第一章 参考文献 27

第二章 港口在城市创建和发展中的作用 29

第一节 “新贸易理论”的港口城市模式 30

第二节 城市形成与运输节点(港口)的潜在优势 35

第三节 上海开埠与中心城市的崛起 45

第四节 港口城市区位锁定效应分析 53

第二章 参考文献 63

第三章 港口相关功能布局的动态分析 66

第一节 港口作为物流网络的关键节点 66

第二节 港口经济和技术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回顾 76

第三节 港口系统新的变化趋势 82

第四节 港口网络带的兴起 87

第五节 港口正在摆脱福特主义经济体系的束缚 93

第三章 参考文献 103

下篇 105

第四章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的抉择 105

第一节 国际航运中心的内涵 106

第二节 当今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特点 109

第三节 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的模式比较 113

第四节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16

第五节 航运中心发展模式的转换与港口功能的空间定位 127

第四章 参考文献 138

第五章 港口及相关产业对区域经济贡献及其评估 141

第一节 港口及相关产业范畴的界定和指标的设立 142

第二节 港口直接和间接经济贡献的衡量 150

第三节 港口经济效果研究中需求价格弹性的作用 163

第五章 参考文献 177

第六章 港口内陆空间通达性与东西部经济互动 178

第一节 区域非均衡增长以及港口与内陆的空间联系 179

第二节 连接东西部的陇海—兰新(新亚欧大陆桥)轴线 185

第三节 沿线区域经济分析与“π”形发展轴理论的突破 190

第四节 上海及相关港口至经济腹地通达性量化分析 194

第五节 结论 209

第六章 参考文献 212

附录1 上海港基本情况简介(1999年) 215

附录2 投入产出模型简介 219

附录3 投入产出表计算说明 222

附录4 投入产出矩阵运算 224

附录5 华东地区部分公路集装箱运价及其分析 230

参考文献 235

后记 241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