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与机制
  • 作 者:谭春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30483829
  • 标注页数:175 页
  • PDF页数:18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83 ≥17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概述 1

1.1 创新与创新能力 2

1.2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内涵 8

1.3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概念与特征 18

1.4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 20

1.5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26

第2章 综合评价的模型方法 41

2.1 线性加权和函数法 42

2.2 主成分分析法 43

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47

2.4 灰色关联分析法 50

第3章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5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56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57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57

3.4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61

第4章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69

4.1 单个指标的评价 70

4.2 设计指标权重 77

4.3 构建综合评价模型 90

第5章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98

5.1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99

5.2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100

5.3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101

5.4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103

第6章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机制内涵分析 112

6.1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利益相关者关系模型 113

6.2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利益相关者间的主要利益关系 116

6.3 评价中利益相关者的角色重叠与角色转化 119

6.4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机制 121

第7章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优化 126

7.1 国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常用方法 127

7.2 360度评价概述 128

7.3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360度评价的优势 129

7.4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优化 130

7.5 结语 133

第8章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程序的优化 135

8.1 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程序存在的不足 136

8.2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程序优化的价值标准 138

8.3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程序优化的基本要求 139

8.4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程序优化的要素设计 140

8.5 结语 145

第9章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监督的优化 146

9.1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监督的存在问题 147

9.2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监督的基本原则 149

9.3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监督体系的理想框架 151

9.4 优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监督的基本思路 152

9.5 优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监督的主要措施 153

9.6 结语 157

第10章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机制的保障体系 158

10.1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价值 159

10.2 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 160

10.3 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具体构建策略 160

10.4 结语 165

参考文献 166

附录 172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