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立法学 原理与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 政治法律
立法学  原理与技术
  • 作 者:邓世豹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306057969
  • 标注页数:361 页
  • PDF页数:37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2 ≥36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节 立法与立法学 2

一、立法的概念 2

二、立法学的概念 15

第二节 立法学的发展与研究方法 22

一、立法学的学科发展 22

二、立法学的实践性与理论体系 27

三、立法学的研究方法 31

原理编 42

第一章 立法的本质、原则和功能 42

第一节 立法的本质 42

一、政治属性 43

二、社会属性 45

三、客观基础 46

第二节 立法的原则 48

一、立法法治 49

二、民主立法 52

三、科学立法 61

第三节 立法的功能 66

一、规范功能 67

二、社会功能 70

三、立法的局限性 73

第二章 立法的历史类型与演变规律 76

第一节 立法的历史类型 77

一、立法产生的原因与规律 77

二、古代社会立法 81

三、近代社会立法 85

四、现代社会立法 88

第二节 我国立法的历史演变 91

一、我国古代立法回顾 91

二、清末民初的近代中国立法转型 93

三、立法法与当代中国立法制度的演变 96

第三节 立法本土化、域外移植与发展创新 103

一、立法传统与继承 103

二、立法的域外经验与移植 107

三、立法的发展创新 110

第三章 立法的主体体系与程序制度 113

第一节 立法主体 114

一、立法主体概述 114

二、代议机关:主要的立法主体 118

三、国家元首、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 123

第二节 立法体制 129

一、立法体制概述 129

二、专属立法与授权立法 134

三、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 139

四、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及其完善 144

第三节 立法程序 147

一、立法程序概述 147

二、普通立法程序 149

三、特别立法程序 152

第四章 立法解释与监督 156

第一节 法的效力等级 156

一、法的效力等级概述 156

二、我国的效力等级体系及其完善 160

第二节 立法解释 163

一、立法解释概述 163

二、立法解释的方法体系 166

三、我国现行的立法解释制度 167

第三节 立法监督 172

一、立法监督概述 172

二、我国立法的批准、备案和审查 176

三、我国立法的改变、撤销和裁决 182

技术编 195

第五章 立法的语言与逻辑 195

第一节 立法语言 196

一、立法语言的概念 196

二、立法语言的词汇、语法与修辞 199

三、立法语言的失范与规范 219

第二节 立法逻辑 235

一、立法逻辑的概念 236

二、立法逻辑的形式与实质 240

三、立法逻辑的失范与规范 245

第六章 立法准备 261

第一节 立法预测、规划与决策 261

一、立法预测 261

二、立法规划 267

三、立法决策 274

第二节 法律的立项与法案起草 276

一、法律的立项的内涵 276

二、法律的立项论证 278

三、法案的起草 279

第三节 我国立法准备技术的完善 284

一、我国立法准备的现状及问题 284

二、我国立法准备的创新尝试与制度完善 288

第七章 法案制作 293

第一节 法律规范的内容结构 293

一、法案与法律规范 293

二、法律规范的规则结构 294

三、法律规范与法律文本 298

第二节 法律文本的形式结构 299

一、法律文本的形式要件 299

二、法律正文的层次结构 305

三、法律正文的形式结构 307

四、法律正文的构成要素 308

第三节 法律的总则、分则与附则 309

一、法律的总则 309

二、法律的分则 314

三、法律的附则 316

第八章 立法完善 321

第一节 立法评估 322

一、立法评估的概念 322

二、立法评估技术体系 324

三、我国立法评估的实践反思 334

第二节 法的废止、修改与补充 337

一、法的废止 337

二、法的修改 340

三、法的补充 343

第三节 法的清理、汇编与编纂 346

一、法的清理 346

二、法的汇编 348

三、法的编纂 351

参考文献 355

后记 360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