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蓝希峰著
- 出 版 社: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8800025
- 标注页数:188 页
- PDF页数:21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8 ≥18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0.1 关于选题 1
0.1.1 研究意义 1
0.1.2 学术资源和研究现状 3
0.1.3 研究方法 6
0.2 民国时期基督教会的社会服务之路 6
0.2.1 基督教会在中国的传统社会服务事业:教育和医疗 7
0.2.2 向乡村建设的转变 14
0.2.3 战时服务 20
第1章 黎川实验区的社会和宗教背景 24
1.1 黎川实验区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 24
1.1.1 江西的农村重建 24
1.1.2 战乱破坏严重的黎川 27
1.1.3 黎川实验区所在地概况 28
1.2 宋美龄的社会政治热情和宗教热忱 29
1.3 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的推动 33
第2章 黎川实验区的初期工作 39
2.1 牧恩波的筹备工作 39
2.2 实验区的初始计划和组织结构 43
2.2.1 初始计划和目标 43
2.2.2 组织结构的设置和调整 45
2.3 理想与现实的差异:西教士的艰难起步 47
2.3.1 牧恩波时期的拓荒性工作(1934年4月-1934年12月) 47
2.3.2 胡本德时期的工作(1935年2月-1935年7月) 53
第3章 徐宝谦时期的实验区 61
3.1 从燕京大学到黎川 61
3.2 实验区的整顿、取得区政与工作成果(1935年8月-1937年7月) 64
3.2.1 实验区的整顿 64
3.2.2 取得区政 65
3.2.3 争取外部力量支持 69
3.2.4 实验区工作的全面开展 70
3.3 徐宝谦的困境与离任 86
第4章 从乡村建设到战时服务 95
4.1 抗战初期的困守与维持(1937年8月-1939年9月) 95
4.2 乡村建设与战时服务(1939年11月-1945年11月) 108
4.2.1 邓述堃 108
4.2.2 黎川实验区的性质变化 110
4.2.3 经费筹措 111
4.2.4 实验区农村建设工作的恢复与推进 112
4.2.5 难民生产及难童教养 120
4.2.6 黎川实验区之后 129
第5章 黎川实验区的曲折道路及相关的神学问题 131
5.1 黎川实验区的曲折道路 131
5.2 教会与政府的关系 139
5.3 宗派分立与教会事业联合的可能性 143
5.4 社会福音与个人福音的关系 148
结语:中国基督教的公共性与社会服务 152
附录1:黎川实验区同工名录 163
附录2:黎川实验区相关图片 168
参考文献 176
致谢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