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日)和辻哲郎著;《原始佛教的实践哲学》编委会译
- 出 版 社: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811268683
- 标注页数:263 页
- PDF页数:28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4 ≥26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论 根本资料的处理 1
一、处理根本资料的方法需要反省 1
二、Oldenberg的原典批评的方法与对此的批判 2
三、汉巴对照研究的意义 10
四、只依据原典而尝试对原典加以批评的方法 11
五、宇井氏的原始佛教资料论及其批判 15
六、将经律当作作品而探究其性质——律藏的考察 20
七、经藏的考察 35
附注 56
第一章 根本的立场 76
一、佛陀是否排斥哲学性的思索 76
二、佛教的新立场 79
三、何谓存在的“法” 89
四、存在的“法”的体系——五蕴说 95
五、五蕴说的基础——无我的立场 102
六、存在的“法”的体系 113
七、六入处说的独特意义及其发展 121
八、“观法”的意义 125
附注 132
第二章 缘起说 152
一、缘起说新解之概观 152
二、认为缘起说的传统解释不甚正確的理由——谬误的阐明 154
三、对传统解释中的谬误之阐明 164
四、九支缘起的解释 167
五、十支缘起的解释 187
六、十二缘起的解释 192
七、十二缘起注释中的特殊解释 195
八、缘起的逆观、真实的认识的意义 198
附注 203
第三章 道谛 219
一、五蕴六入缘起说的意义 219
二、无我的立场与道德的建立 222
三、人类应履行之道——八正道 227
四、轮回思想与无我思想是否属同一体系 238
五、业的意义 246
附注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