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研究
  • 作 者:戴小文著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50420939
  • 标注页数:184 页
  • PDF页数:19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5 ≥18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4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5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5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3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及本研究特点 32

1.3 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内容及思路 33

1.3.1 本研究的目的 33

1.3.2 本研究的方法 33

1.3.3 本研究的内容 34

1.3.4 本研究的思路 35

2 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37

2.1 本章概要 37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37

2.2.1 碳排放与隐含碳排放 38

2.2.2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40

2.2.3 低碳城市 44

2.2.4 低碳城市化与城市低碳化 45

2.3 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47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低碳城市建设 47

2.3.2 生态学相关理论与低碳城市建设 49

2.3.3 低碳经济理论与低碳城市建设 51

2.3.4 产业相关理论与低碳城市建设 52

2.3.5 人口相关理论与低碳城市建设 53

2.3.6 文化相关理论与低碳城市建设 54

2.3.7 建筑相关理论与低碳城市建设 56

2.3.8 制度相关理论与低碳城市建设 57

2.4 本章小结 58

3 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59

3.1 本章概要 59

3.2 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 60

3.2.1 问题的提出 60

3.2.2 相关研究综述 60

3.2.3 实证分析 64

3.2.4 结论 70

3.3 本章小结 72

4 中国产业隐含碳排放实证分析 73

4.1 本章概要 73

4.2 文献综述 73

4.2.1 隐含碳排放与I-O模型 73

4.2.2 相关研究综述 75

4.3 模型的构建与说明 76

4.3.1 模型的构建 77

4.3.2 模型说明 79

4.4 实证分析 81

4.4.1 产业部门能源消耗隐含碳排放估计 83

4.4.2 产业部门间隐含碳排放效率分析 86

4.4.3 直接碳排放与隐含碳排放比较分析 90

4.4.4 结论与建议 94

4.5 本章小结 95

5 中国碳排放与隐含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97

5.1 本章概要 97

5.2 文献综述 98

5.2.1 Kaya恒等式与LMDI方法 98

5.2.2 相关研究综述 100

5.3 碳排放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102

5.3.1 模型构建 102

5.3.2 数据来源及说明 106

5.3.3 中国碳排放实证分析 106

5.4 隐含碳排放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122

5.4.1 模型构建 122

5.4.2 数据来源及说明 124

5.4.3 中国隐含碳排放驱动因素实证分析 125

5.5 本章小结 136

6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模式及核心支撑要素 138

6.1 本章概要 138

6.2 低碳城市建设的国内外经验 139

6.2.1 低碳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 139

6.2.2 中国低碳城市的建设试点 148

6.3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模式选择与分析 150

6.3.1 低碳城市建设的“低碳城市化”模式 150

6.3.2 低碳城市建设的“城市低碳化”模式 151

6.3.3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混合模式 152

6.4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支撑要素 153

6.4.1 低碳城市建设的产业要素支撑 154

6.4.2 低碳城市建设的人口要素支撑 156

6.4.3 低碳城市建设的设施要素支撑 157

6.4.4 低碳城市建设的文化要素支撑 159

6.4.5 低碳城市建设的制度要素支撑 160

6.5 本章小结 162

7 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164

7.1 政策建议 164

7.2 研究的可能创新 168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169

参考文献 170

后记 183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