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陈中浙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100116343
- 标注页数:441 页
- PDF页数:46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67 ≥44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 论 1
第一章 “我在壮岁,屡亲法筵”——苏轼与佛教的因缘 35
第一节 苏轼的家庭佛缘 36
第二节 苏轼与佛僧的交往 43
一与云门宗佛僧的交往 43
二与临济宗佛僧的交往 60
三与其他宗派佛僧的交往 66
第三节 苏轼对佛教的理解 76
一对佛教的理性追求 77
二对大乘佛教般若思想的汲取 84
第四节 苏轼的佛教受益 95
一诗词文受佛教的影响 96
二处身行事受佛教的影响 107
第二章 “我书意造本无法”——苏轼书画观与佛教 117
第一节 书画的欣赏品评观 118
一 诗书画“本一律”的审美趣味 118
二“包容无碍”的“圆融”之美 130
三重“常理”的品评标准 140
四“形神”论的“中观”之美 147
五“不留意于物”的“无住”观 158
第二节 对书画功用的认识 166
一“游戏三昧”的功用 167
二“悦人”功用的随意性 176
三“参禅悟道”的功用 184
第三章 “无意于佳乃佳”——苏轼书画创作理论与佛教 195
第一节 创作方法 196
一“通融无碍”的创作现 196
二“无法之法”的创新现 205
三“无意于佳乃佳”的创作心态 214
第二节 创作构思 219
一“空故纳万境”与虚静之心 220
二“身与竹化”与禅定精神 225
三“成竹于胸”与“顿悟”特色 231
第三节 创作表达 238
一“急起从之”与“当下”精神 238
二“尽意”与“直指本心” 243
三 饮酒创作与“分别之心” 251
第四章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苏轼书画作品受佛教的影响 257
第一节 准备期的作品 259
一 刻意锻炼的“执着”相 259
二“抒情写意”的前兆 269
第二节 突变期的作品 279
一大胆的反叛精神 280
二“放心而为” 287
三萧散随意 298
第三节 成熟期的作品 306
一“于相而离相” 307
二“平淡自然” 315
三“圆满”境界 321
结论 327
参考文献 333
附录一苏轼与佛僧交往系年 357
附录二苏轼书画艺术活动系年 387
附注 433
图画目录 435
后记 439
再版后记 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