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刘红帅,唐亮
- 出 版 社:北京:地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02847753
- 标注页数:133 页
- PDF页数:14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47 ≥13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 基础篇 2
第一章 绪论 2
1.1 研究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1 地震边坡破坏的类型 3
1.2.2 地震崩滑体的统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
1.2.3 地震加速度响应 6
1.2.4 变形破坏机理 8
1.3 研究内容 10
第二章 FLAC3D力学原理及数值模拟技术 12
2.1 力学原理 12
2.1.1 应变速率计算 12
2.1.2 应力计算 13
2.1.3 速度和位移计算 14
2.1.4 不平衡力及阻尼计算 14
2.1.5 循环计算 15
2.2 实施关键技术 15
2.2.1 FLAC3D求解流程 15
2.2.2 网格划分 15
2.2.3 边界条件及阻尼的确定 16
2.2.4 计算模型及参数 16
2.2.5 地震波的调整 17
第三章 岩质边坡振动台试验设计 19
3.1 引言 19
3.2 试验设备 20
3.3 原型边坡 20
3.4 模型边坡方案 21
3.4.1 模型设计 21
3.4.2 模型材料 22
3.4.3 模型制作 22
3.5 观测方案 23
3.5.1 基本原则 23
3.5.2 传感器位置布设 24
3.6 小结 25
二 顺倾岩质边坡篇 28
第四章 顺倾岩质边坡表面放大效应 28
4.1 引言 28
4.2 地震动输入方式的影响 28
4.3 地震动参数对边坡表面放大效应的影响 31
4.3.1 地震动峰值的影响 31
4.3.2 地震动频率的影响 31
4.3.3 地震动持时的影响 32
4.3.4 地震动初动方向的影响 33
4.4 软弱夹层力学参数的影响 34
4.4.1 体积模量的影响 34
4.4.2 剪切模量的影响 34
4.4.3 黏聚力的影响 34
4.4.4 内摩擦角的影响 35
4.4.5 抗拉强度的影响 35
4.5 坡体结构的影响 36
4.5.1 坡高的影响 36
4.5.2 坡角的影响 38
4.5.3 软弱夹层厚度的影响 39
4.5.4 软弱夹层倾角的影响 40
4.5.5 软弱夹层位置的影响 40
4.6 小结 41
第五章 顺倾岩质边坡地震破坏机理 43
5.1 引言 43
5.2 坡高的影响 43
5.2.1 塑性区计算结果 43
5.2.2 坡高的影响规律 49
5.3 坡角的影响 49
5.3.1 塑性区计算结果 49
5.3.2 坡角的影响规律 54
5.4 软弱夹层厚度的影响 54
5.4.1 塑性区计算结果 54
5.4.2 软弱夹层厚度的影响规律 57
5.5 软弱夹层倾角的影响 57
5.5.1 塑性区计算结果 57
5.5.2 软弱夹层倾角的影响规律 59
5.6 软弱夹层位置的影响 59
5.6.1 塑性区计算结果 59
5.6.2 软弱夹层位置的影响规律 60
5.7 小结 60
第六章 顺倾岩质边坡大型振动台试验 62
6.1 引言 62
6.2 模型试验加载 62
6.3 模型边坡的动力特性 65
6.3.1 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 65
6.3.2 动力特性的影响因素 67
6.4 模型边坡的加速度响应 68
6.4.1 加速度响应放大规律 70
6.4.2 峰值加速度的影响 74
6.4.3 坡体对输入地震动的影响 75
6.5 模型边坡破坏机理 77
6.6 滑坡尘雾景象 79
6.7 小结 80
三 反倾岩质边坡篇 84
第七章 反倾岩质边坡表面放大效应 84
7.1 引言 84
7.2 坡体结构的影响 84
7.2.1 坡高的影响 85
7.2.2 坡角的影响 85
7.2.3 软弱夹层厚度的影响 86
7.2.4 软弱夹层倾角的影响 87
7.2.5 软弱夹层位置的影响 87
7.3 小结 88
第八章 反倾岩质边坡地震破坏机理 89
8.1 引言 89
8.2 坡高的影响 89
8.2.1 塑性区计算结果 89
8.2.2 坡高的影响规律 92
8.3 坡角的影响 93
8.3.1 塑性区计算结果 93
8.3.2 坡角的影响规律 96
8.4 软弱夹层厚度的影响 96
8.4.1 塑性区计算结果 96
8.4.2 软弱夹层厚度的影响规律 98
8.5 软弱夹层倾角的影响 98
8.5.1 塑性区计算结果 98
8.5.2 软弱夹层倾角的影响规律 100
8.6 软弱夹层位置的影响 100
8.6.1 塑性区计算结果 101
8.6.2 软弱夹层位置的影响规律 102
8.7 小结 103
第九章 反倾岩质边坡大型振动台试验 104
9.1 引言 104
9.2 试验加载方案 104
9.3 试验结果分析 106
9.3.1 模型边坡的加速度响应 106
9.3.2 坡体对输入地震动的影响 114
9.4 模型边坡破坏机理 117
9.5 小结 118
四 结束篇 120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20
10.1 顺倾岩质边坡成果 120
10.1.1 地震响应 120
10.1.2 破坏机理 121
10.1.3 大型振动台试验 122
10.2 反倾岩质边坡成果 122
10.2.1 地震响应 122
10.2.2 破坏机理 123
10.2.3 大型振动台试验 123
10.3 展望 124
参考文献 125
参考资料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