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优化视角的研究
  • 作 者:马爱玲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7509640555
  • 标注页数:160 页
  • PDF页数:17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0 ≥16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导论 1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

1.1.1 选题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3

1.2 基本概念界定 4

1.2.1 农业、农民、农民工 4

1.2.2 农村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 5

1.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7

1.3 研究目的 8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9

1.4.1 研究思路 9

1.4.2 研究方法 10

1.5 本书的框架与主要内容 11

1.6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2

1.6.1 本书可能取得的创新 12

1.6.2 本书的不足之处 13

第2章 文献综述 14

2.1 国外研究动态与述评 14

2.1.1 结构主义的理论模型及述评 16

2.1.2 新古典主义的理论模型及述评 24

2.1.3 国外劳动力转移理论的最新成果与述评 29

2.2 国内研究动态 31

2.2.1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算 32

2.2.2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 33

2.2.3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的研究 35

2.2.4 产业结构变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的研究 36

2.2.5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37

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38

2.3.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38

2.3.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39

第3章 理论基础 41

3.1 产业结构转变理论 41

3.1.1 配第—克拉克定理 41

3.1.2 库兹涅茨理论 42

3.1.3 钱纳里—塞尔昆理论 43

3.2 现代产业结构优化中的劳动力转移模式 45

3.2.1 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 45

3.2.2 劳动力辐射转移模式 47

3.2.3 小结 48

3.3 本章小结 49

第4章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分析 51

4.1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 51

4.1.1 改革开放之前的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况 52

4.1.2 改革开放之后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况 54

4.2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58

4.2.1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58

4.2.2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特征 65

4.2.3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转移特征 66

4.3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0

4.3.1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劳动力基本现状 70

4.3.2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算 72

4.3.3 内蒙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 78

第5章 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演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 83

5.1 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83

5.1.1 内蒙古自治区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演变趋势 83

5.1.2 内蒙古自治区各产业就业结构变动趋势 86

5.1.3 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 88

5.2 内蒙古自治区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 89

5.2.1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 89

5.2.2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 90

5.2.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 93

5.3 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对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95

5.3.1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偏离 95

5.3.2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99

5.4 本章小结 107

第6章 产业结构对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的实证分析 108

6.1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描述 108

6.1.1 理论假设 108

6.1.2 变量选取 109

6.1.3 数据来源 109

6.1.4 模型的设定 110

6.2 模型的检验 111

6.2.1 参数估计 111

6.2.2 模型调整 111

6.2.3 相关性检验 112

6.3 结论与评述 115

第7章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 118

7.1 立足地区优势,推进农牧业产业化 118

7.1.1 农牧业产业化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119

7.1.2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的实现路径 121

7.2 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拉力 124

7.2.1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124

7.2.2 推进农村牧区工业化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 126

7.3 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129

7.3.1 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路径 129

7.3.2 发展草原文化特色产业,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32

7.4 本章小结 133

第8章 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134

8.1 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的力度 134

8.1.1 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 135

8.1.2 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36

8.1.3 努力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转移劳动力就业 137

8.2 建立城乡统一制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39

8.2.1 统筹城乡建设规划,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139

8.2.2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 140

8.2.3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 141

8.2.4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142

8.3 提高农村牧区人力资本水平 143

8.3.1 加大对农村正规教育的投资 144

8.3.2 增加对农村牧区成人职业教育的投资 145

8.3.3 加快“新农合”建设,提高农牧民医疗保健水平 147

8.4 本章小结 147

参考文献 149

后记 160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