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陆克勤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7730371
- 标注页数:149 页
- PDF页数:16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69 ≥14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票证故事和见闻 1
1.一两粮票 1
2.两块切糕 2
3.三选一 2
4.眼药水瓶的妙用 3
5.布票姻缘 4
6.丑丈夫与俊媳妇 5
7.新的叫卖声 5
8.习惯的排队 7
9.机关团体受限制 7
10.请宝书 8
11.廉价的查抄品 9
12.议价风波 10
13.抓阄儿 10
14.粗粮细做 11
15.犯罪的“作品” 12
16.揪心的油票 12
17.走后门儿 13
18.买肉记事 14
19.拉练 15
20.买纽扣 15
21.特殊的罪人 16
22.三百六十行外的新行当 17
23.古巴糖与伊拉克蜜枣 18
24.饭馆新菜谱 19
25.旧货商店 19
26.一年一见的花生瓜子 20
27.瘾大的烟民 21
28.酒鬼的耐心 22
29.告吹的婚事 23
30.姐姐的嫁衣 23
31.淡薄的人情 24
32.没换成的布票 25
33.“三转一响”和“新三大件” 26
34.“四十八条腿儿” 27
35.扑朔迷离的纺织品 28
36.补丁与破洞 29
37.精细的工种 30
38.精打细算 31
39.一位编辑的饮食习惯 32
40.被“偷”的蜂窝煤 32
41.一枚油票面值难解之谜 33
42.抢手的黑皂 34
43.借粮日 35
44.“合伙打会”风 36
45.搭配的山芋干 37
46.改制的布凉鞋 38
47.巧修灯泡 39
48.送礼之变 39
49.无年味的春节供应 40
50.人造蘑与人造肉 41
51.影星与粮票 41
52.吃菜谣 42
53.三高“证” 43
54.惹眼的料裤 43
55.消失的用品 44
56.坐一站就下车的长途旅客 45
57.让我欢喜让我忧 46
58.说值也不值,不值也值 47
59.邮展上的票证 47
60.受香港青睐的“麻酱票” 48
61.一张票证交了一个日本朋友 49
62.广播里的智力题 50
63.执著的等待 51
64.新店开业出新招 52
65.澳门办展粮票脱销 52
66.三面镜子 53
67.台湾藏家送票来 54
68.懂事的小女儿 54
69.至今仍收粮票的饭店 55
70.火柴勾起的回忆 55
71.镇宅之宝 56
72.茶叶的功效 57
73.丢失的肉票 57
74.添笔画惹来麻烦 58
二、票证家族及其兴衰 60
(一)票证起源 60
1.我国票证由来已久 60
2.新中国票证起源 61
(二)票证家族 66
1.民以食为天——“吃族”票证 66
(1)粮票 66
(2)油票 80
(3)麻酱票 84
(4)副食品票 84
(5)调味品票 85
(6)荤食品票 87
(7)蔬菜票 91
(8)其他供应品票 91
(9)饭票 94
(10)饲料票 94
2.“衣食住行”穿当先——“穿族”票证 96
(1)布票 96
(2)纺织品票 101
(3)棉花票 102
(4)鞋票 104
(5)线票 104
3.“用族”票证 105
(1)购货券 105
(2)工业品券 108
(3)生活用品票 109
(4)社会集团购买证 115
(5)机动车油票 115
(6)原材料票 117
(7)农用票 119
4.“特殊家族”票证 122
(1)节日票证 122
(2)结婚票证 125
(3)生育票证 126
(4)劳保票证 127
(5)救济票证 128
(6)专供票证 130
(7)特供特需票证 136
(三)票证渐渐消逝 137
三、票证收藏与辨伪 139
(一)票证收藏 139
(1)票证的收藏价值 139
(2)票证的收集和整理 139
(二)票证辩伪 140
(三)票证辩伪方法 140
[附录]1.全国历届粮票票证交流会(含历届票证收藏研讨会) 142
2.全国票证收藏民间刊物名录 145
后记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