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师生交往比较研究
  • 作 者:赵慧杰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2128798
  • 标注页数:143 页
  • PDF页数:15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51 ≥14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绪论 1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1

1.1.1 问题的提出 1

1.1.2 选题意义 3

1.2 基本概念界定 5

1.2.1 社会转型 5

1.2.2 大学师生交往 7

1.3 文献综述 9

1.3.1 文献数量、发表时间及刊物分析 9

1.3.2 国内研究状况 10

1.3.3 国外研究状况 15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8

1.4.1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8

1.4.2 创新点及难点 19

第2章 师生交往理论基础 21

2.1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 21

2.1.1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简介 21

2.1.2 交往行动理论对大学师生交往研究的意义 22

2.2 互动理论 23

2.2.1 理论发展进程 23

2.2.2 师生互动分类 24

2.2.3 师生互动 24

2.3 建构主义理论 24

2.3.1 建构主义的发展阶段 25

2.3.2 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26

第3章 师生交往的历史考察 28

3.1 我国古代大学的师生交往研究——以书院为例 28

3.1.1 概况 28

3.1.2 师生交往 31

3.2 中国近代以来大学师生交往研究 33

3.2.1 国立大学师生交往 34

3.2.2 教会大学师生交往 40

3.2.3 私立大学师生交往研究 44

3.3 小结 50

第4章 20世纪70—80年代师生交往 51

4.1 社会转型与高等教育改革 51

4.1.1 社会发展 51

4.1.2 高等教育改革 52

4.1.3 教师与学生 56

4.2 师生课堂交往 61

4.2.1 交往动机单一 61

4.2.2 师生共同学习 62

4.2.3 经验交流会中的师生交往 63

4.2.4 师生情谊 64

4.3 课外实践中的师生交往 65

4.3.1 实践活动的三个阶段 66

4.3.2 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 67

4.3.3 实践中的交往 67

第5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课堂内师生交往 71

5.1 社会转型与高等教育改变 71

5.1.1 社会转型特点 71

5.1.2 高等教育改革 72

5.1.3 教师与学生 77

5.2 大学师生课堂交往研究 80

5.2.1 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矛盾焦点 80

5.2.2 师生课堂交往 81

第6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课外师生交往 89

6.1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89

6.1.1 参与科研活动概况 90

6.1.2 参与科研活动的矛盾 93

6.1.3 师生科研活动交往 94

6.2 师生实践交往 97

6.2.1 大学生实践类型 97

6.2.2 师生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03

6.2.3 师生实践交往的新变化 104

第7章 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学师生交往 107

7.1 美国20世纪70—80年代大学师生交往研究 107

7.1.1 美国社会发展状况 107

7.1.2 美国高等教育改革 108

7.1.3 师生课堂内外交往 113

7.2 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师生交往情况 116

7.2.1 美国高等教育改革 116

7.2.2 课堂内师生交往 117

7.2.3 师生科研合作 124

7.2.4 师生实践交往 126

7.3 小结 129

第8章 结语与展望 130

8.1 结语 130

8.2 展望 132

8.2.1 确立合作、理解的交往文化 132

8.2.2 完善高校师生相关机制建设 133

参考文献 137

购买PDF格式(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