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马敏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2271413
- 标注页数:332 页
- PDF页数:34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8 ≥33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谈师忆旧 1
“流水不争先”——追念史家林增平先生 3
耶鲁怪杰史景迁 8
规范认识的超越——黑马黄宗智 12
忆望龄师 18
追忆野泽丰先生——兼谈野泽丰先生在学术研究上对我的启迪 21
“真人”:龚书铎先生印象记 24
“学官”表率:文海先生印象 27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略谈章开沅老师对我治学道路的影响 30
“别识心裁”与“贯穴熔铸”——开沅师对本所学术的开示 36
叩响大学之门:我如何从普通工人到大学生 42
二、治学杂感 47
历史的空间 49
治学偶得——《马敏自选集》书后 53
文化寻踪偶记 58
两访塞兰坡 66
有感于孔子“述而不作” 73
“十年磨一剑”——也谈学者敬业精神 75
中国早期工业化的若干问题 80
传统与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反思 83
通史贵在“通” 85
让城市文化史研究更富活力 89
学问之道——治学体会漫谈 94
谈读书与写书评 117
从思想史到社会史 128
人物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131
如何理解史学研究中的范式转换? 134
从“万国街”到“地球村”——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世博会 138
辛亥革命与亚洲视角 142
《历史研究》是淬炼学者的熔炉 145
史学研究贵在“开新”——我与《史学月刊》 148
让我们重拾亲密的师生关系——第26个教师节感言 152
细节:获取成功的关键 154
忠诚:一种敬业的工作品质 156
尽心:一种更高的工作境界 158
情商教育:问题青春的一剂良药 160
乔布斯的启示 162
努力塑造城市之魂——也谈武汉21世纪城市文化建设 164
三、深度书评 167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史的新探索 169
另一种历史——高阳《胡雪岩全传》读后 181
胡适研究的深层次探索——评罗志田著《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 192
放宽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视野——评介《近世中国之传统与蜕变》 204
对第二次直奉战争的新诠释——林蔚著《从战争到民族主义:中国的转折点,1924—1925》评介 216
据之于实情:建立中国史学新典范的若干启示——以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为例 221
追寻已逝的街头记忆——评王笛著《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 245
四、各类序言 273
《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自序 275
《过渡形态: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构成之谜》前言 278
《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自序 281
《教育之道与管理之道》自序 283
《〈万国公报〉与晚清中西文化交流》序 287
《苏州商会档案丛编》序 292
《社会转型的历史轨迹》序 295
《傅兰雅档案》序 298
《大过渡——时代变局中的中国商人》序 305
《变动社会中的法律秩序——1929—1949年鄂东民事诉讼案例研究》序 308
《纵浪大化中——二十一世纪章开沅在华师》序 311
《1914 涩泽荣一中国行》序 314
《李寿昆书画集》序 317
五、附录 321
马敏论著目录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