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弓晓杰,田英春编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年份:2009
- ISBN:7807626615
- 标注页数:134 页
- PDF页数:14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44 ≥13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中药的概述 2
中华文化瑰宝——中药 2
自然界的精华——中药材 3
千奇百怪的中药材 4
中药材的种数 5
生物宝库——神农架 6
中药有“四气” 7
中药有“五味” 8
中药的归经 9
中药间的配伍 10
中药的炮制 11
中药的分类 12
植物类中药 14
百草之王——人参 14
人参茶——人参叶 15
神草花——人参花 16
红榔头——人参果 17
党参 18
山精——白术 19
五月将尽六月初——半夏 20
二八佳人把窗糊——防风 21
充满诗情画意的中药——当归 22
捎封书信半字无——白芷 23
乌鸦之头——乌头 24
刮骨疗毒话乌头 25
回阳救逆第一药——附子 26
歌谣中的中药——桔梗 27
金不换——三七 28
云南白药 29
药性威猛,灵验如仙——威灵仙 30
最苦的中药——黄连 31
盐酸小檗碱——黄连素 32
紫药水的原料——龙胆草 33
以金买草,不言其贵——刺五加 34
槲寄生——冻青 35
中药之王——甘草 36
补气药之最——黄芪 37
用人名命名的中药——徐长卿 38
蛇痢草——徐长卿 39
药中之宝——贝母 40
贝母家族 41
紫色的草药——紫草 42
延年益寿的中药——何首乌 43
朴实的中药——山药蛋 44
防治非典奇药——板蓝根 45
红根参——丹参 46
美国人参——西洋参 47
人参和西洋参 48
鲜地——生地——熟地 49
以山名命名的中药——常山 50
共生植物——天麻 51
老人花——白头翁 52
百年好合——百合 53
吉祥花卉——百合 54
天南星 55
辟邪祛病的中药——艾叶 56
婆婆丁——蒲公英 57
气味芬芳的中药——藿香 58
大青叶——板蓝根 59
清凉芳香的中药——薄荷 60
薤白——小根蒜 61
又细又辣的中药——细辛 62
当道的车前子 63
植物活化石——银杏叶——银杏树 64
体贴母亲的中药——益母草 65
罗布麻茶——罗布麻 66
爬墙虎——常春藤 67
生命礼赞——九死还魂草 68
皮肤病一扫光——千里光 69
十大功劳 70
刘寄奴——金枪药 71
望梅止渴——杨梅 72
宁夏红宝——枸杞子 73
遇水膨大成海绵——胖大海 74
冰糖葫芦原料——山楂 75
医术高明的郭使君——使君子 76
辟瘴去气嚼槟榔 77
天天吃的大料——茴香 78
红花颜色掩千花——红花 79
药中极品——天山雪莲 80
凤仙花子——急性子 81
洋金花——曼陀罗 82
芳香浓烈——丁香花 83
苦杏仁——杏仁 84
保健食品——荞麦 85
蔻仁蔻米蔻壳——豆蔻 86
薏苡仁薏米苡米——薏苡 87
莲子心中苦——莲子 88
百果之宗——梨 89
五味俱全的中药——五味子 90
人间仙草灵芝草——灵芝 91
灵芝的类型和主治 92
木头的耳朵——木耳 93
云彩样的神草——云芝 94
茯苓 95
宫廷名点——茯苓夹饼 96
马粪菇——马勃 97
芦荟 98
动物类中药 100
既不是虫也不是草——冬虫夏草 100
冬为“虫”夏为“草” 101
百足之虫——蜈蚣 102
又毒又臭花壳虫——斑蝥 103
法国美食——蜗牛 104
蝎子尾巴毒一份——全蝎 105
最少的材料,最多的空间——蜂房 106
长白山珍——林蛙油 107
蛇皮——蛇蜕 108
贵重的胆结石——牛黄 109
狗宝 110
鸡内金 111
东北三宝——鹿茸 112
梅花鹿和马鹿 113
东阿驴皮——阿胶 114
蛇胆 115
最古老的中药——龙骨 116
既是珠宝又是药——珍珠 117
高雅纯洁的珍珠 118
百补之首——海参 119
神奇的海参 120
奇特而珍贵的中药——海马 121
癞蛤蟆——蟾蜍——蟾酥 122
鲍鱼的壳——石决明 123
殷商占卜用品——龟甲 124
可替代中药——熊胆 125
断尾可再生——蛤蚧 126
矿物类中药 128
有害的食品添加剂——白矾 128
卤水点豆腐——卤碱 129
粉笔也是药——石膏 130
红色的颜料——朱砂 131
神农尝百草与《神农本草经》 132
药王孙思邈与《千金要方》 133
药神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