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陈廷湘,成功伟副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1498637
- 标注页数:685 页
- PDF页数:69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695 ≥68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中国古代文化史 3
胡宏性本体论对张栻的影响&郭 齐 3
论《懋斋诗钞》四版本之源流与异同&周斌 12
明清易代与《圆圆曲》&王炎平 27
宋代疑经思潮的得与失&杨世文 43
魏了翁《周易集义》考辨&李冬梅 59
西南边疆在明清史研究中的地位——美国现代学术视野下的中国西南边疆史研究&邹立波 李沛容 72
先秦时期禅让观的流变——传世与出土文献的综合考察&彭邦本 93
扬雄以儒家思想论史及其对班固和《汉书》的影响&粟品孝 126
也说《史记·楚世家》“鬻熊子事文王”&李世佳 142
夷夏之辨与雅俗之分: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宋代儒家历、历家历之争&韦兵 152
近现代文化史 189
缠足的野蛮化:博览会刺激下的观念转变&杨兴梅 189
陈寅恪先生对缪钺先生的学术影响&缪元朗 210
从民国温江县档案看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乡村民间信仰的抑制与利用&李德英 223
“返为自主国”:汉语进步论与中国近代的文化认同、政治理想&王东杰 241
清末赵尔丰川边兴学之反思&徐君 288
“世界亦舞台”:民初成都的戏剧与文人——以《娱闲录》(1914—1915)剧评为中心&周 鼎 299
“书院日程”与“世界眼光”:沈曾植的“存古”努力及其文化观&郭书愚 325
试析民国时期川省农贷格局的演变历程(1935—1942)&成功伟 344
晚清西方“国家”和“民族”概念的译介与陈独秀早期思想的形成&周毅 谢卫 366
新文化运动:中国思想创新的里程碑&陈廷湘 377
兴学与乡村习惯和文化冲突——以清末四川兴学砍伐庙树为例&徐跃 396
徐中舒先生的新史学之路&徐亮工 416
义理与考据之间:蒙文通先生的经学历程&张循 435
巴蜀文化史 483
风云际会的晚清新经学转型——张之洞与廖平的师生交往及其学术史意义&吴龙灿 483
华阳王秉恩学行考&彭华 506
素王改制:廖季平先生经学思想的核心&蒙默 522
四川成都后蜀袁氏解伏连石刻研究&白 彬 562
“圣”照耀下的“史”——杜甫几首咏怀古蜀史迹诗读后&王煜 596
三星堆文化向十二桥文化变迁的相关问题——从金沙遗址兰苑地点谈起&于孟洲 夏微 609
同光政局的余波与近代“蜀学”的兴起(1862—1879年)&李晓宇 635
魏了翁的书院教育及其助手李肩吾&胡昭曦 656
西汉蜀地政风与“霸王道杂之”的“汉家制度”&杨 民 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