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美)佐格比著;何业军,黄磊,李霞译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121065851
- 标注页数:246 页
- PDF页数:26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1 ≥24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导言 1
1.1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 1
1.2 全球移动通信市场增长 3
1.3 满足数据要求的方案 4
1.4 峰值数据速率和吞吐量技术 5
1.5 为什么要采用智能天线 6
1.6 智能天线的优点 6
1.7 智能天线的分类 7
1.8 切换波束天线和固定波束天线 8
1.9 自适应天线阵 8
参考文献 9
第2章 2G和3G系统中的多址技术 10
2.1 引言 10
2.2 多址无线通信 10
2.3 CDMA的基本原理 17
2.4 第三代系统 28
2.5 基本CDMA过程 37
2.6 CDMA嵌入小区容量 41
2.7 覆盖与容量折中 42
2.8 小结 43
参考文献 44
精选文献 45
第3章 空间信道建模 48
3.1 引言 48
3.2 无线环境和蜂窝类型 49
3.3 多径信道 50
3.4 信道特性 51
3.5 路径损耗模型 51
3.6 空间信道建模 52
3.7 空间信道模型在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58
3.8 角度扩展影响 60
参考文献 63
精选文献 64
第4章 固定波束智能天线系统 66
4.1 引言 66
4.2 传统的扇区化 66
4.3 传统扇区化的局限性 70
4.4 天线阵基础 71
4.5 波束形成 85
4.6 Butler矩阵 86
4.7 波束形成器的空域滤波 88
4.8 波束切换系统 90
4.9 固定多波束系统 92
4.10 CDMA系统的自适应蜂窝扇区化 92
参考文献 93
第5章 自适应天线阵系统 95
5.1 上行链路处理 95
5.2 下行链路处理 106
5.3 下行链路波束形成 114
5.4 小结 119
参考文献 120
精选文献 122
第6章 无线基站中智能天线接收机和算法 129
6.1 参考信号方法 129
6.2 基于神经网络DOA的波束形成 138
6.3 角度扩展对最优波束形成的影响 141
6.4 下行链路波束形成 145
6.5 向量Rake接收机 146
6.6 信道估计 147
6.7 波束形成 148
6.8 小结 148
参考文献 149
第7章 3G网络中的覆盖与容量提高 154
7.1 引言 154
7.2 链路预算和覆盖 154
7.3 话音业务 159
7.4 数据应用 164
7.5 覆盖和容量受限链路 168
7.6 智能天线对上行链路覆盖和容量的影响 170
7.7 小结 181
参考文献 182
第8章 智能天线系统概况 185
8.1 引言 185
8.2 第三代空中接口和协议栈 186
8.3 物理层 186
8.4 移动呼叫状态 189
8.5 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移动性过程 191
8.6 重构高速数据传输的过程 193
8.7 分组数据业务 193
8.8 导频信道 194
8.9 应用于下行链路波束形成的信道 195
8.10 主要的无线网络算法概述 197
8.11 先进空域技术对系统的影响 199
8.12 波束调向或自适应波束形成 207
8.13 小结 210
参考文献 211
第9章 移动台的智能天线 213
9.1 引言 213
9.2 多天线移动台的设计 215
9.3 合并技术 218
9.4 自适应波束形成或最佳合并 218
9.5 Rake接收机大小 223
9.6 互耦效应 223
9.7 双天线性能提高 225
9.8 下行链路容量增益 227
9.9 小结 229
参考文献 229
第10章 MIMO系统 231
10.1 引言 231
10.2 MIMO系统原理 232
10.3 传输策略 236
10.4 MIMO方式 237
10.5 MIMO的优势和关键性能问题 238
10.6 射频传播特性 238
10.7 信干噪比环境 239
10.8 空分复用 240
10.9 小结 241
参考文献 242
缩写词列表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