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城市空间行为与分异  以北京市为例
  • 作 者:张艳著
  • 出 版 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07748307
  • 标注页数:266 页
  • PDF页数:28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7 ≥26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一)城市空间研究的行为转向 1

(二)基于行为的中国城市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 2

(三)新时期中国城市空间优化与居民行为引导的现实需求 4

二、研究框架 6

第二章 “空间-行为”互动视角下的城市空间行为研究 11

一、“空间-行为”互动视角下的城市空间 11

(一)社会空间的内涵 12

(二)行为空间的内涵与类型 13

(三)行为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关系 15

二、“空间-行为”互动的理论基础——时间地理学 16

(一)时间地理学的基本观点 18

(二)时间地理学与时空行为研究前沿 23

(三)时间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34

(四)中国特色的时间地理学研究进展 41

三、“空间-行为”互动视角下的城市空间行为研究进展 46

(一)中国行为地理学研究的发展 46

(二)基于行为的城市空间重构过程与机理透视 54

(三)基于行为的中国城市社会可持续性透视 71

(四)基于行为的城市模拟与规划实践 82

(五)小结 83

第三章 “制度-行为”互动视角下的中国城市转型研究 85

一、市场转型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住房行为与住房公平的制度透视 85

(一)市场转型理论争鸣及其主要观点 86

(二)市场转型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住房行为研究 87

(三)基于市场转型理论的住房行为制度分析框架 89

(四)基于市场转型理论的住房行为与住房公平实证研究 91

(五)小结 96

二、城市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的未来走向 99

第四章 调查、数据与方法 103

一、案例城市与社区概况 103

二、调查与数据 106

(一)调查内容及实施过程 106

(二)调查数据采集及管理 108

三、时空数据可视化与分析方法 110

(一)时空路径与时空活动片段 111

(二)活动点密度 114

(三)活动时空密度趋势面 116

(四)个体行为空间形态与面积测度 117

第五章 城市居民空间行为及其社区分异 123

一、城市居民时空行为空间与城市结构 124

二、城市社区社会空间分异 129

三、城市居民时空行为的社区分异 134

(一)北京城市居民日常活动时空分布的社区分异 134

(二)北京城市居民活动空间形态与面积的社区分异 144

四、日常行为空间社区分异的评价与展望 150

第六章 城市居民通勤与工作活动空间及其社区分异 152

一、城市通勤人口及通勤行为基本特征 153

二、城市居民通勤与工作活动时间的社区分异 155

(一)工作与通勤活动时间分配的社区差异 156

(二)工作活动序列时间分布的社区差异 159

三、城市居民通勤与工作活动空间的社区分异 163

(一)老城区旧式社区居民的通勤与工作活动空间 166

(二)单位社区居民的通勤与工作活动空间 168

(三)郊区新建商品房社区居民的通勤与工作活动空间 171

(四)政策性住房社区居民的通勤与工作活动空间 173

(五)城市居民工作与通勤活动空间的评价 175

四、通勤行为空间社区分异的形成机理 178

(一)城市转型中制度性及结构性因素的影响 178

(二)理论假设、模型与变量 180

(三)回归结果 185

五、小结 188

(一)城市居民通勤空间的基本特征及社区差异性 189

(二)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职住分离程度的差异性 190

(三)中国城市居民职住分离的影响机制 191

第七章 城市低收入者空间行为及其社区分异 193

一、城市低收入者基本特征 194

(一)城市低收入者的界定 194

(二)城市低收入者属性及其社区分布 194

二、城市低收入者日常行为空间特征 198

(一)日常活动的“破碎化” 198

(二)局限的活动空间范围 200

(三)较大的时空制约 204

(四)较低的移动能力 207

三、城市低收入者日常行为空间的社区分异 210

(一)就业可达性:制约或妥协 210

(二)非工作活动空间:近家型或拓展型 211

四、小结 213

第八章 城市双职工家庭居民行为空间及其影响机理 215

一、中国城市双职工家庭形成的制度与文化背景 216

二、调查双职工家庭的属性特征 219

三、城市双职工家庭男女家长行为空间的性别差异 221

(一)工作日男家长下班后更多休闲活动、女家长下班后更多家务活动 221

(二)工作日外出活动的时空分布没有明显性别差异 222

四、城市双职工家庭劳动分工及其影响机制 225

(一)城市双职工家庭劳动分工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 226

(二)城市双职工家庭劳动分工的机制分析 230

五、城市双职工家庭劳动分工对男女家长行为空间的影响 232

(一)生活时间分配的性别差异 232

(二)移动性的性别差异 234

六、小结 237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240

一、主要研究结论 240

二、研究不足及展望 243

(一)研究不足 243

(二)研究展望 244

参考文献 246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