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何玉兰著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6593136
- 标注页数:284 页
- PDF页数:29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3 ≥28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宋代文化环境与宋代辞赋 1
第一节 宋代的文化政策 1
第二节 宋代特殊的社会矛盾 5
第三节 宋人特殊的文化心态 7
第四节 宋赋基本特征 9
第二章 宋人赋论赋话扫描 16
第一节 直承古赋、楚辞抒情传统 18
第二节 提倡平易自然的赋体风格 23
第三节 以赋为学 26
第三章 宋赋平易风格理论举偶 33
第一节 “以水喻文”观探因 33
一 北宋三家“以水喻文”观综述 34
二 “以水喻文”观原因探讨 40
第二节 苏轼“辞达说”的创造性 49
一 苏轼“辞达说”简介 49
二 苏轼“辞达说”提出的背景 51
三 苏轼“辞达说”的创造性 54
第四章 宋赋对前代辞赋传统的承传 58
第一节 宋赋与汉赋的杂文因素 58
一 问题的提出 58
二 汉赋杂文因素探源 59
三 从刘氏所论,观汉赋的杂文因素 61
四 汉赋杂文因素的价值 62
五 汉赋杂文因素对宋赋的影响 68
第二节 宋赋的抒情性与魏晋南北朝赋 73
一 魏晋南北朝赋家的“以情纬文” 74
二 宋赋抒情性的变异及原因 82
第三节 南宋“咏史赋”对晚唐“咏史赋”的承传 88
一 晚唐、南宋“咏史赋”特征 88
二 南宋“咏史赋”的特征及其原因 101
第五章 “美文”与“善意”——宋人眼中的律赋 107
第一节 宋代律赋产生的背景 108
第二节 代表性观点评述 112
第三节 两宋律赋的特色 120
第六章 重要赋家、作品论 130
第一节 诤臣之赋却平易——田锡赋刍议 130
一 田锡生平及文学思想 130
二 田锡赋作评析 136
三 田锡赋的价值 142
第二节 赋中的“六一风神”——欧阳修辞赋解读 144
一 情韵美 145
二 结构美 150
三 语言美 153
第三节 苏轼、黄庭坚赋体散文比较 157
一 背景审视 157
二 苏轼、黄庭坚赋体散文比较 161
三 结语 169
第四节 旷达乎?悲哀乎?——前后《赤壁赋》情调差异 170
附:宋人赋论赋话辑录 176
主要参考书目 280
后记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