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中国文学批评史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中国文学批评史
  • 作 者:李建中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307064133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导论 1

一、中国文学批评的文化背景 1

二、中国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 9

三、中国文学批评的文体形态 19

第一章 先秦文学批评 32

第一节 概述 32

一、先秦时期的文化背景 32

二、先秦文学批评的理论萌发 35

三、先秦文学批评的文体特征 38

第二节 儒家文学批评 41

一、孔子 41

二、孟子 45

三、荀子 48

第三节 道家文学批评 51

一、老子 51

二、庄子 55

第四节 其他各家文学批评 59

一、墨子 59

二、韩非子 62

三、《易传》 65

先秦文学批评资料选注 70

第二章 两汉文学批评 83

第一节 概述 83

一、两汉时期的文化背景 83

二、两汉文学批评的理论演进 85

三、两汉文学批评的文体特征 87

第二节 西汉前期文学批评 92

一、黄老之学与汉初文学批评 92

二、《淮南子》 95

三、司马迁 99

第三节 西汉中后期文学批评 101

一、经学与西汉中后期文学批评 101

二、《诗大序》 104

三、扬雄 107

第四节 东汉文学批评 110

一、谶纬之学与东汉文学批评 111

二、班固 113

三、王充 116

四、王逸 120

两汉文学批评资料选注 124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135

第一节 概述 135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背景 135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的理论成熟 138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的文体特征 140

第二节 魏晋文学批评 145

一、玄学与魏晋文学批评 145

二、曹丕《典论·论文》 149

三、陆机《文赋》 153

四、挚虞《文章流别论》 157

第三节 南北朝文学批评 159

一、佛学与南北朝文学批评 159

二、文笔与声律 163

三、萧统与萧纲 166

四、颜之推 168

第四节 《文心雕龙》与《诗品》 170

一、《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170

二、《文心雕龙》的创作批评论 173

三、《诗品》 177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资料选注 183

第四章 隋唐文学批评 195

第一节 概述 195

一、隋唐时期的文化背景 196

二、隋唐文学批评的理论深入 199

三、隋唐文学批评的文体特征 201

第二节 隋、初盛唐文学批评 205

一、南北融合与隋、初盛唐文学批评 205

二、陈子昂 207

三、杜甫论诗诗 209

四、选本与诗格 213

第三节 中晚唐文学批评 218

一、三教合一与中晚唐文学批评 218

二、皎然《诗式》 220

三、白居易和韩愈的诗文批评 224

四、司空图 229

隋唐文学批评资料选注 234

第五章 宋金元文学批评 245

第一节 概述 245

一、宋金元时期的文化背景 245

二、宋金元文学批评的理论扩展 248

三、宋金元文学批评的文体特征 251

第二节 北宋文学批评 254

一、儒学复兴与北宋文学批评 254

二、欧阳修 257

三、苏轼 259

四、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262

第三节 南宋文学批评 269

一、理学与南宋文学批评 269

二、严羽《沧浪诗话》 272

三、词学批评的兴起 276

第四节 金元文学批评 280

一、金元诗文批评 280

二、金元戏曲批评 283

三、金元小说批评 287

宋金元文学批评资料选注 292

第六章 明代文学批评 302

第一节 概述 302

一、明代的文化背景 302

二、明代文学批评的理论繁荣 305

三、明代文学批评的文体特征 309

第二节 明代诗文理论批评 313

一、心学与明代文学批评 313

二、前后七子 316

三、公安派 319

四、明人词论 323

第三节 明代小说戏曲理论批评 328

一、历史小说之争 328

二、李贽 331

三、吴江派与临川派 336

四、王骥德《曲律》 339

明代文学批评资料选注 344

第七章 清代文学批评 355

第一节 概述 355

一、清代的文化背景 355

二、清代文学批评的理论总结 358

三、清代文学批评的文体特征 362

第二节 清代诗文理论批评 366

一、朴学与清代文学批评 366

二、王夫之 367

三、桐城派 372

四、叶燮 376

五、浙西派和常州派的词学批评 380

第三节 清代小说戏曲理论批评 385

一、小说戏曲评点 385

二、金圣叹 386

三、李渔 393

清代文学批评资料选注 398

第八章 近代文学批评 408

第一节 概述 408

一、近代的文化背景 408

二、近代文学批评的理论转型 411

三、近代文学批评的文体特征 413

第二节 近代诗文理论批评 417

一、西学东渐与近代文学批评 417

二、刘熙载《艺概》 422

三、陈廷焯与“沉郁说” 425

四、梁启超的文学革命理论 427

五、王国维与中国文论话语的现代转换 430

第三节 近代小说戏曲理论批评 432

一、小说界革命 433

二、《宋元戏曲史》 435

近代文学批评资料选注 440

后记 451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