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陆而启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1898661
- 标注页数:233 页
- PDF页数:24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4 ≥23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边缘→中心 3
第二节 事实<证据<意见 19
第三节 主义+问题 37
第二章 意见裁判主义引论:诉调对接的事实基础 5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从价值到技术 53
第二节 意见作为证明材料的通行证功能 67
第三节 意见作为证明标准的传感器功能 80
第四节 无需证据的证明:意见推论的证据法革命 87
第三章 证据的意见解构:以不在犯罪现场为例 90
第一节 从讲证据到讲意见 91
第二节 “不在犯罪现场”证据的立法模式 101
第三节 “不在犯罪现场”与无罪证据的法体系解释 104
第四节 主张即证据:不在犯罪现场的意见解构 109
第五节 “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据单元理论 117
第四章 证明的意见解构 123
第一节 内部意见沟通:谁说最后一句话? 127
第二节 内外意见沟通:法意与民意的交织 139
第五章 案件理论:意见裁判主义的叙事进路 141
第一节 案件理论的方法论 144
第二节 案件理论的内涵特点 149
第三节 案件理论的意见内核 163
第六章 概率理论:意见裁判主义的极化思维 165
第一节 无证据概念的提出 167
第二节 “无证据”的生成过程 176
第三节 概括:证据评价的意见解析 187
第七章 合意例解: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中国特色 196
第一节 对私了与民意的立法确认 198
第二节 合意在民刑与公私之间的传递 206
第三节 相关制度的体系解释 211
后记 越糟糕越好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