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审判中心主义视野下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
  • 作 者:韩红兴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1896322
  • 标注页数:285 页
  • PDF页数:30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6 ≥28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编 基本理论 3

第一章 刑事诉讼模式演进的理论评析 3

引言 3

第一节 刑事诉讼模式与刑事诉讼的目的 4

第二节 前现代刑事诉讼模式的基本特征 9

第三节 现代刑事诉讼模式的基本特征 18

第四节 刑事诉讼模式演进的理论评析 24

第二章 刑事程序理性论 33

第一节 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刑事程序正义 33

第二节 刑事程序系统论 41

第三节 刑事司法和谐运行论 47

第三章 法律职业共同体论纲 51

第一节 职业法律家在西方法律传统形成中的角色 51

第二节 近代西方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的动因 55

第三节 现代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性质 57

第四章 司法独立与司法问责机制研究 63

引言 63

第一节 司法独立与法官独立的内涵 64

第二节 法官独立的理论基础 66

第三节 法官独立的保障 68

第四节 我国法官制度的理性反思 70

第五节 完善法官独立保障机制 73

第六节 司法问责机制 76

第七节 司法的民主可问责性 85

第五章 检察制度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89

引言 89

第一节 检察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渊源 90

第二节 检察制度产生的理论评析 93

第三节 检察制度现状的比较分析 97

第四节 检察制度发展趋势的评析 101

第六章 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之职能及定位 105

第一节 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定位的理论演进 106

第二节 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定位之评析 109

第三节 我国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职能及定位之构建 111

第七章 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之构建 117

引言 117

第一节 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的对象 118

第二节 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的适用条件 121

第三节 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的程度和资金来源 124

第四节 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的管理机构和补偿程序 126

第二编 侦查程序论 133

第一章 刑事司法中检警关系论 133

第一节 审视检警关系探索的实践及缺陷 133

第二节 重构刑事司法和谐运行中检警关系的基本原则 138

第三节 构建刑事司法和谐运行中的检警关系 141

第二章 侦查程序司法权控制论 147

第一节 侦查程序司法权控制的理论基础 147

第二节 侦查权司法控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154

第三节 国外侦查程序司法权控制的比较分析 158

第四节 我国侦查程序的反思 161

第五节 我国侦查程序的完善 164

第三编 公诉程序论 171

第一章 不起诉的制约与监督机制之检讨 171

第一节 不起诉制约和监督机制关系之探讨 171

第二节 我国不起诉制约机制之检讨 173

第三节 我国不起诉监督机制之检讨 176

第四节 完善我国不起诉制约和监督机制 178

第二章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 185

引言 185

第一节 附条件不起诉的内涵 186

第二节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价值 188

第三节 附条件不起诉域外立法与实践 190

第四节 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存在的问题 193

第五节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展望 197

第三章 起诉审查程序研究 200

引言 200

第一节 起诉审查程序观点评述 201

第二节 起诉审查程序存在的合理性 205

第三节 起诉审查程序存在的必要性 207

第四节 域外法起诉审查程序的比较分析 211

第五节 我国起诉审查程序的构建 217

结语 224

第四编 审判程序论 227

第一章 徘徊在两种理念之间的刑事公诉方式 227

第一节 一个被忽视的重大问题 227

第二节 刑事公诉方式价值的再认识 228

第三节 我国刑事公诉方式的修法理由与实践效果 231

第四节 我国刑事公诉方式面临的问题 234

第二章 起诉状主义下庭前程序之构建 237

第一节 起诉状主义的合理选择 237

第二节 起诉状主义对庭前程序的影响 239

第三节 起诉状主义下庭前程序的运行机制 243

第四节 庭前会议制度 247

第三章 死刑案件律师有效辩护制度 254

第一节 死刑案件律师有效辩护的必要性 254

第二节 域外法死刑案件律师有效辩护制度的比较分析 256

第三节 我国死刑案件律师辩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60

第四节 完善我国死刑案件律师有效辩护制度 263

第四章 死刑案件独立量刑程序之正当性 266

第一节 我国死刑程序控制机制之评析 266

第二节 独立量刑程序的价值分析 271

第三节 死刑案件独立量刑程序正当性之分析 274

参考文献 277

一、中文著作 277

二、中文译著 278

三、中文期刊 280

四、英文文献 283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