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廖可斌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20112777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7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导言 关于文学思潮史的写法 1
第一章 明代文学思潮发展的宏观背景: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发展变迁 26
一 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形成及其要素 29
二 从“比兴说”到“情景说”:先秦至六朝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发展 35
三 “意境说”:古典审美理想的实现与盛唐诗歌的审美特征 39
四 理性化与俗化:古典审美理想的解体与中唐至南宋时期古典诗歌的分化和衰落 41
五 严羽等人的呐喊 53
六 南宋末至明前期古典诗歌的继续分化和衰落 57
第二章 地域文人集团的兴替与元末明初文学思潮的变迁 59
一 元代的知识分子政策和文化政策与元末文学中心的南移 59
二 元末吴中派 62
三 浙东派 75
第三章 江西派与台阁体 86
一 台阁与台阁体 87
二 江西派与台阁体 100
三 明前期的文化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与台阁体 115
第四章 景泰至弘治中期的文学思潮 124
一 台阁体的衰落 124
二 “景泰十子”等与新的诗文风尚的出现 130
三 复古理论的滥觞 139
第五章 茶陵派 143
一 茶陵派的形成 143
二 茶陵派的诗歌理论 145
三 茶陵派与复古派 153
第六章 复古运动第一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程 155
一 复古运动第一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 155
二 第一阶段:在茶陵派卵翼下 167
三 第二阶段:反刘瑾斗争及与茶陵派脱钩 170
四 第三阶段:作家群落 179
五 余波:六朝初唐派与中唐派 184
六 归宿:弃文入道 187
第七章 前七子的文学理论 192
一 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 192
二 重格调 210
三 提倡学古 218
第八章 唐宋派 234
一 唐宋派与阳明心学 234
二 唐宋派与八股文 253
三 唐宋派与严嵩及嘉靖中后期的党争 259
第九章 复古运动第二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程 269
一 复古运动第二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 269
二 第一个十五年 278
三 第二个十五年 305
四 第三个十五年 314
第十章 后七子的文学理论 329
一 古典诗歌审美特征论 329
二 古典诗歌体裁论 346
三 古典诗歌发展史论 354
四 古典诗歌创作论:意与法 371
五 关于王世贞的“晚年定论”问题 383
第十一章 浪漫文学思潮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其发展过程 392
一 浪漫文学思潮兴起的历史条件 393
二 浪漫文学思潮的先驱 409
三 浪漫文学思潮的盛行与公安派等 420
四 浪漫文学思潮的蜕变与竟陵派等 432
第十二章 浪漫文学思潮的美学理想与艺术风尚 468
一 否定现实 468
二 张大自我——第一个层次:重情 485
三 张大自我——第二个层次:追求主体精神的绝对独立 492
四 以意役象 500
五 以意役法 506
第十三章 复古运动第三次高潮:复社和几社 513
一 复古运动第三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 513
二 复社 520
三 几社 531
第十四章 复社和几社的文学理论 547
一 继承前后七子,重倡复古主义 547
二 重雅正 552
三 重情采和体裁法度 555
余论 明代文学与清代文学的关系 564
一 关于清人对明代文学的批评 565
二 明代诗学理论与清代诗学理论的关系 571
三 明代诗学对清代诗歌创作的影响 579
四 清代诗学理论与诗歌创作的转向 584
五 明代文学与清代文学成就之比较 588
六 对关于明清两代文学和文化之评价的反思 601
主要引用参考书目 604
后记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