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邓雪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66123
- 标注页数:171 页
- PDF页数:17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9 ≥17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2
二 研究目的 4
三 研究方法 5
(一)问卷调查法 5
(二)统计分析法 5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7
(一)研究思路 7
(二)研究内容 8
五 主要创新点 9
六 本章小结 10
第二章 理论综述 11
一 产学研联盟的研究综述 11
(一)产学研联盟的内涵与特点 11
(二)产学研联盟成因的理论解释 14
(三)产学研联盟的运行模式 15
二 组织学习理论的研究综述 17
(一)组织学习的内涵 17
(二)组织学习的内容 18
(三)组织学习的类型与层次 21
(四)组织学习的过程 23
三 组织间学习的研究综述 25
(一)组织间学习的内涵 25
(二)组织间学习的具体模式 27
(三)影响组织间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29
四 研究述评 32
(一)优点 32
(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2
五 本章小结 33
第三章 产学研联盟组织间学习机制分析 34
一 产学研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34
(一)产学研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内涵 34
(二)产学研联盟组织间学习的特征 35
二 产学研联盟组织间学习的类型 37
(一)单向学习、双向学习和多向学习 37
(二)探索型学习和利用型学习 38
三 产学研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内容 39
(一)联盟伙伴现有知识 39
(二)联盟合作创造的新知识 40
(三)联盟设计与管理知识 40
四 产学研联盟组织间学习机制 41
(一)产学研联盟组织间学习的运行机制 41
(二)产学研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动力机制 48
(三)产学研联盟组织间学习的保障机制 50
(四)案例分析 53
五 本章小结 56
第四章 产学研联盟组织间学习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57
一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57
(一)企业本身因素 58
(二)知识属性因素 61
(三)组织间情境因素 63
二 数据收集与整理 65
(一)问卷设计 65
(二)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68
(三)数据整理与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72
(四)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74
三 假设检验 83
(一)企业本身因素对组织间学习的结构方程分析 83
(二)知识属性因素对组织间学习的结构方程分析 87
(三)组织间情境因素对组织间学习的结构方程分析 91
(四)假设检验小结 94
(五)SEM模型分析结果与讨论 95
四 本章小结 98
第五章 产学研联盟组织间学习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 99
一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99
(一)产学研联盟组织间学习 100
(二)组织绩效 101
(三)组织间学习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102
(四)调节变量的作用 104
二 研究方法 107
(一)样本与数据收集 107
(二)变量的测量 107
(三)研究方法与统计方法 109
三 分析与结果 110
(一)信度检验 110
(二)效度检验 111
(三)分析与假设检验 114
四 本章小结 136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37
一 研究成果与结论 137
(一)企业本身因素是产学研联盟组织间学习的正向显著影响因素 137
(二)知识属性因素、组织间情境因素是产学研联盟组织间学习的负向显著影响因素 138
(三)企业产学研联盟的组织间学习提升了组织绩效,而不同的联盟形式、联盟关系构型、联盟控制方式对于提升组织绩效有着不同的影响 139
二 启示与建议 139
(一)确立共同的产学研联盟合作目标 139
(二)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产学研联盟合作关系 140
(三)激发企业的学习动机 141
(四)建立学习型组织,提升组织学习能力 142
(五)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143
(六)制定以组织学习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44
(七)选择适合的知识转移通道 146
(八)强化产学研联盟界面管理 147
三 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147
附录 《产学研联盟组织间学习研究》调查问卷 149
参考文献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