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制度设计  一种比较制度分析
  • 作 者:田野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09799512
  • 标注页数:205 页
  • PDF页数:21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5 ≥20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历史进程 1

第二节 文献回顾 7

第三节 本书的基本思路与结构安排 13

第二章 国际合作中的制度设计:概念与理论 18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概念 18

第二节 国际制度的概念 22

第三节 国家为什么要在国际合作中设计制度? 28

第四节 国际制度的理性设计模型 34

第五节 国际制度选择的交易成本模型 37

第三章 从“上海五国”到上海合作组织的制度设计 42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42

第二节 既有的文献及其不足 44

第三节 从“上海五国”机制到上海合作组织的演变 47

第四节 中国、俄罗斯与中亚国家间合作中的交易成本与制度设计 53

第四章 APEC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制度设计 7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71

第二节 既有的文献及其不足 74

第三节 APEC与CAFTA的制度化水平比较 77

第四节 中国参与APEC和CAFTA的交易成本与制度设计 81

第五章 “10+3”机制与东亚峰会的制度设计 99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99

第二节 既有的文献及其不足 102

第三节 “10+3”机制和东亚峰会在制度设计上的特点 106

第四节 区域合作中的问题与区域性制度设计的差异 111

第五节 “10+3”机制与东亚峰会的联系及中国的地区战略 122

第六章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制度设计 127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27

第二节 既有的文献及其不足 129

第三节 中美在经济沟通领域中的制度形式 132

第四节 中美经济合作中的问题与双边对话机制的设计 140

第七章 中国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中争端解决机制的设计 156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56

第二节 既有的文献及其不足 159

第三节 双边投资协定中的争端解决机制 162

第四节 交易成本分析框架下的预期行为模式 168

第五节 基于中国1982年至2013年双边投资协定的经验检验 171

第八章 结论 179

参考文献 185

后记 204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