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德)MANFREDPOPP著;刘丹,谢素芬,史宝库,王爱鹏,许斌译
- 出 版 社: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06683258
- 标注页数:279 页
- PDF页数:29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3 ≥27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前言及目标 1
2 PROFINET标准 3
2.1 IEC 61 158和IEC 61784标准 3
2.2 GB/T 25105国家标准 4
3 PROFIBUS&PROFINET国际组织 6
3.1 PROFIBUS/PROFINET资格中心和培训中心 7
3.2 PROFINET测试实验室 8
4 PROFINET的ISO/OSI模型 9
5 PROFINET概览 10
5.1 PROFINET功能与通信简介 12
5.2 PROFINET网络简介 14
6 PROFINET基础 17
6.1 PROFINET现场设备连接 18
6.2 对于PROFINET兼容交换机的要求 19
6.3 设备的设备模型 21
6.4 PROFINET通信服务概览 27
6.5 PROFINET实时通信原理 27
6.6 PROFINET实时类别 30
6.7 应用关系和通信关系 39
6.8 设备模型与编址的关系 48
7 PROFINET运行模式 50
7.1 从系统工程到地址解析 50
7.2 PROFINET系统工程 52
7.3 下载组态数据到控制器 66
8上电后发生了什么? 67
8.1 物理设备管理(PDev) 67
8.2 端口MAC地址 69
8.3 恢复出厂设置 71
8.4 端口统计数据 72
8.5 通过LLDP探测邻居 73
8.6 LLDP的使用案例(系统拓扑显示) 84
8.7 多接口 85
9系统启动前的寻址 88
9.1 标识(Identify)请求(系统启动前的名称解析) 89
9.2 标识(Identify)响应 90
9.3 地址解析协议(ARP) 91
9.4 设置(Set)请求(见“名称分配”) 92
9.5 设置(Set)响应(见“名称分配”) 92
9.6 PROFINET系统启动 93
9.7 快速启动(“fast start up”) 105
10数据交换 111
10.1 循环数据交换 113
10.2 非循环数据交换的序列 116
10.3 多播通信关系(MCR) 119
11 PROFINET诊断概念 123
11.1 如何发出报警信号? 129
11.2 自动化系统中的报警使用案例 134
11.3 报警传输的PROFINET帧 139
11.4 在控制器和设备中的监视功能 143
12 PROFINET IRT通信 144
12.1 IRT通信介绍 144
12.2 IRT通信的时钟同步 152
12.3 RT_ Class_ 3通信组态(IRT通信) 158
12.4 IRT系统启动 159
12.5 IRT数据交换 162
12.6 等时同步模式下的报警报文 163
12.7 在IRT通信模式下的设备替换 163
12.8 在CSD文件中的IRT定义 163
12.9 同步和非同步操作的结合 168
12.10 PROFINET的性能计算 169
13 PROFINET性能优化 175
13.1 快速转发(Fast Forwarding, FF) 176
13.2 数据帧打包(Data Frame Packaging, DFP) 178
13.3 分段(Fragmentation) 182
14 PROFINET控制器 184
14.1 参数服务器 186
14.2 动态重新组态(DR) 189
14.3 控制器上的LED指示灯的含义 191
14.4 设备上的LED含义 193
15 PROFINET设备描述(GSD文件) 195
15.1 介绍 195
15.2 GSD目的总览 195
15.3 GSD文件命名 196
15.4 设备标识 197
15.5 PROFINET GSD文件的结构 197
15.6 创建GSD文件 200
15.7 GSD文件的验证 202
15.8 GSD文件的惟一性 202
15.9 V2.3 现场设备的最少条目 206
16 I&M功能(标识&维护) 208
17冗余 211
17.1 媒体冗余增加系统可用性 211
17.2 多环 218
17.3 系统冗余 219
18 PROFINET一致性类(CC) 224
18.1 一致性类的应用领域(简要概述) 224
18.2 确定所需一致性类的决策矩阵 225
19 PROFINET应用行规 227
19.1 PROFIenergy行规 229
19.2 驱动技术行规(PROFIdrive) 231
19.3 安全相关的数据传输行规(PROFIsafe) 232
19.4 PROFIsafe在GSD文件中的定义 233
19.5 PROFIsafe设备和PROFINET认证 235
19.6 PROFIdrive设备和PROFINET认证 236
20工具调用接口(TCI) 237
20.1 TC I操作模式概览 238
20.2 调用接口 239
20.3 通信接口 245
20.4 TCI的一致性类 246
21在PROFINET中集成现场总线系统 247
21.1 通过代理器集成现场总线 247
21.2 集成PROFIBUS应用 247
21.3 PROFINET和其他现场总线系统 248
21.4 如何实现PROFINET代理器? 248
21.5 网关示例 251
22 PROFINET现场设备开发 253
22.1 开发支持 253
22.2 测试支持 253
22.3 创建G SD文件 254
22.4 网络负载测试(信息安全等级1测试) 255
23 PROFINET认证 256
23.1 认证的功能范围 257
23.2 认证测试的准备工作 258
23.3 如何获得PROFINET证书 260
23.4 PROFINET认证证书 261
24现场设备开发者应该考虑什么? 264
25系统操作员/制造商应该考虑什么? 266
26 PROFINET术语 268
27引用文件 279